在这七天的激战中,印军跟个小馋猫一样,天天吃亏。而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对峙时,另一股势力却悄然兴起,对巴基斯坦发动了突如其来的袭击。这股势力,就是“俾路支解放军”(BLA)。
2025年5月2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天空似乎笼上了一层阴霾,平静的地平线下暗流涌动。就在这一天,数百名来自BLA(俾路支解放军)和“俾路支解放阵线”(BNA)的武装分子,突然出现在卡拉特县的曼戈切尔市,给这座小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他们行动迅速而果断,不仅占领了市区的关键要点,还在奎达-卡拉奇这条繁忙的高速公路上设立了临时检查站。每一辆过往的车辆都逃不过他们的严格盘查。
但这只是开始,武装分子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们随后将目标转向了当地的军营、政府大楼、银行以及国家注册办公室。在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袭击中,巴军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伤亡,多名警察被扣押,大量武器装备被缴获。这一系列行动无疑是对巴基斯坦政权的严重挑战,也是对地区稳定的公然破坏。 就在这一突发事件引发全球关注之时,一份据称源自印度情报机构“研究分析局”(RAW)的绝密文件在Telegram平台上被公之于众。这份日期标注为2025年4月16日、呈递给印度内阁秘书处的行动方案,详尽地揭露了RAW企图在美副总统JD·万斯访印期间,于克什米尔地区制造一场高伤亡的恐怖袭击,并妄图将罪责嫁祸于巴基斯坦的阴谋。
尽管印度官方尚未对此作出正式回应,但该文件内容的详尽程度、逻辑的严密性以及目标的明确性,尤其是与当前俾路支省局势的惊人吻合,已令人深感忧虑。 根据泄露显示,此次印度RAW策划的恐袭行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精心设计的“混合战争立方体”战略的一部分。这一战略融合军事挑衅、认知操控、条约政治化和代理人战争等多重手段,旨在通过一次精准的“假旗行动”,实现多个战略目标。其中,就包括在俾路支省制造安全真空,为俾路支武装提供破坏能源与交通基础设施的机会。
现在看来,事件发展脉络几乎与印度的秘密计划完全相符。4月22日发生在拜萨拉山谷的袭击事件,虽然恐怖分子的源头不明,但已经引爆了印巴局势。而5月2日发生在曼戈切尔的武装袭击,时间点、地点与方式均高度吻合RAW所规划的“T-48行动”。这种高度的吻合性,无疑让人对印度的真实意图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更值得警惕的是,武装分子在攻占政府机关、没收车辆、收缴武器后,还在第一时间设立了边检站,对过往货运卡车进行严格检查。这种“准军事化”操作远超普通恐怖袭击的范畴,更像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政权替代实验”。如果这种势头得不到遏制,俾路支省的局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甚至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
而对于中国来说,俾路支省的局势也牵动着中巴经济走廊和瓜达尔港的安全。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西部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俾路支局势持续恶化,中巴经济走廊和瓜达尔港的安全环境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面对这一连串高度敏感的指控,美国方面至今未作出明确回应。这或许出于地缘政治平衡考量,但美国的沉默无疑给印度的冒险行为提供了某种程度的纵容。 相比之下,中国外交部则迅速表态,呼吁印巴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并重申对中巴经济走廊安全的高度关切。中国的态度表明,我们坚决维护自己在海外的利益和投资,不会容忍任何势力破坏中巴经济走廊的安全和稳定。
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以“俾路支解放军”为代表,活跃在巴基斯坦西南部地区的恐怖和分离势力,都已经成为中国在巴投资与基建布局的巨大威胁。这些势力不仅破坏了巴基斯坦的和平与稳定,也威胁到了中国的海外利益和安全。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以维护海外利益为核心的海外反恐行动,极大概率就是从俾路支省开始。而那些试图在南亚制造新的不稳定因素、牵制中国西部战略布局的势力,最终也将难逃被中国和巴基斯坦联手清算的命运。
圆石
中国无人机去反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