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刚就谈判表态,不到1天,特朗普出拳:取消对华“小额豁免”

鉴国际者 2025-05-05 17:03:38

4月下旬,特朗普政府频繁表示出想与中国谈判的想法,甚至不惜造谣,放出中美正在谈判的谣言来逼中国与他们谈判。

然而,5月2日,当中国商务部发话“正在评估美国谈判诚意”向特朗普政府抛出“双方有望谈判”的信号后,特朗普却再次让全球见证了他“说一套做一套”的嘴脸,在24小时内就挥出一记“关税重拳”,取消了对中国的“小额商品关税豁免”。

那么,特朗普为何要这么做呢?这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取消对华“小额豁免” 4月下旬,特朗普团队释放的“谈判信号”曾让市场短暂乐观,美国官员在公开场合暗示,中美可能重启高层对话,白宫发言人更在记者会上宣称“谈判已取得进展”。

尽管这些言论可能是美方试图通过舆论施压,迫使中国在关键议题上让步的幌子,但中国还是想要和平解决矛盾的。

中国商务部于5月2日上午明确表态“正在评估美国谈判诚意”,并再次强调中方“打,奉陪,谈门敞开”的立场,希望特朗普政府改正错误,拿出实际行动来表明诚意后,特朗普政府的真实意图迅速暴露。

北京时间2日下午,也就是美国2日凌晨,美国正式取消了对中国输美小额包裹的关税豁免,这标志着原本可享受“小额豁免”政策带来的零关税待遇,价值不足800美元的商品,在当天也正式被纳入“对等关税”征税范围。

这一政策调整看似细微,却直接影响了美国约30%的跨境电商商品流通,从儿童玩具到家用纺织品,从电子产品到手工制品,这些曾享受“绿色通道”的商品,一夜之间被贴上了关税标签。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说一套做一套”的策略并非首次,今年2月,特朗普曾尝试取消该政策,但因海关系统无法应对激增的报关量而被迫撤回,此次卷土重来,美方显然做了更充分的技术准备。

特朗普的“关税重拳”背后,是经济层面不容忽视的压力,美国第一季度GDP环比下降0.3%,创下疫情以来最大跌幅,为缓解通胀压力,美联储连续加息,但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仍维持在高位。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转移矛盾,将经济困境归咎于“不公平的贸易伙伴”,同时特朗普政府还希望通过强化对华关税,迫使东南亚国家在供应链重构中选边站队,从而削弱中国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

然而,在这个政策还没正式实施前,它的影响就已在多个领域显现,美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亚马逊率先调整商品价格,一款中国制造的智能音箱售价从49美元飙升至89美元,涨幅达81%。

除此之外,行业层面的冲击更为剧烈,美国鞋业分销商和零售商协会FDRA的数据显示,美国90%以上的鞋类依赖进口,其中多数来自中国,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联名致信白宫,警告若不豁免关税,全美多数平价鞋店将面临倒闭。

中国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商户们开始调整出口策略,将目光转向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而且义乌还推出了“旅游+购物”的消费新模式,吸引大批外国游客来中国购物。

在最后一批载有“免关税”中国商品的货船停靠美国港口之前,“打飞的”来中国大采购就已经成为美国新的购物趋势,如果特朗普政府不停下他的极限施压,这样的趋势会发展的更快。

有资本市场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关税政策可能使美国企业年利润减少47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年均多支出767美元。

更严重的是,这种冲击正在向实体经济传导,美国商会的调查显示,62%的中小企业计划缩减招聘规模。

如果各国都效仿美国,国际贸易秩序将退回到19世纪的丛林法则,任何试图开全球化倒车的行为,都将在市场规律和多边规则的合力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希望特朗普早日展现谈判诚意,与中国达成和解。

0 阅读:87
鉴国际者

鉴国际者

天下大事,皆入我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