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1月,晋察冀边区第一届群英大会在阜平柏峪村召开,四位来自不同县区的民兵代表(左起贾玉、赵致居、李殿冰、李三妈)并排站在土制主席台前,他们身上的粗布军装打着补丁,却难掩眉宇间的英武。 四位英雄的合影背后,是晋察冀民兵的辉煌数据:至1943年,全区民兵达90万人,组建爆炸组、狙击组、地道队等专业分队,创造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等12种战术,配合主力部队作战1.2万次,歼敌4.6万人。这张泛黄的老照片,定格的不仅是四位民兵英雄的风采,更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基层动员能力的缩影。
1943年11月,晋察冀边区第一届群英大会在阜平柏峪村召开,四位来自不同县区的民
历史小破
2025-05-06 11:00:15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