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轨讲了一个船上的故事,耐人寻味! 话题起源于昨天大副开航后补满压载水,竟然让机

醉香的纪录片 2025-05-07 19:45:14

老轨讲了一个船上的故事,耐人寻味! 话题起源于昨天大副开航后补满压载水,竟然让机舱开了两台压载泵,老轨今天才在吃饭桌上说起其严重性,因为压力过大,差点造成主机故障,因为平时都是一台海水冷却泵,突然开了两台,主机吃不消了,也没有人提醒大副! 但我昨天听大副在驾驶台自言自语:补满压载水从压载舱的透气帽冒出容易损坏透气帽,言外之意是压载泵压力过大。 但在不久前,在公海上准备采取溢流法更换压载水的时候,大副还告诫我,他在别的船上因为使用两台压载泵换水导致透气帽和压载舱测量管损坏的案例,意思是说使用两台压载泵同时作业从透气帽冒水是很危险的操作,一般不建议这么做,除非把压载舱道门打开往外冒水能够释放压力。 看来他也深知这种操作的危险性,但为什么昨天少量的补水竟然也让机舱开了两台压载泵,前后矛盾,颇为费解! 于是,我就告诉老轨,两个部门之间要互相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通气,不能单凭一方的方案直接执行,机舱值班的也要监督甲板的操作是否合适,不能一概同意,要互相商讨,询问一下操作的意图,然后采取合适的方法。 比如,值班机工看到克令吊一直在供着电,但没有甲板的人通知机舱部去关掉,时间久了机工询问才得知水头忘了告诉了,克令吊早已经不需要使用了。 比如,甲板使用消防水,甲板的用完也不告诉机舱的及时停泵,而机舱的值班机工也不问,造成长时间运转,一味地增加辅机运转油耗,得不偿失; 类似这样的操作,在船舶工作中经常遇到,这就需要两部门的值班人员互相提醒和监督及时通气,否则容易出事。 于是,接着这个话题,老轨就讲了自己经历的一条船的故事。 说那条船的轮机长带着四轨到首尖舱应急消防泵间搞维修,大家知道,应急消防泵间是通过一个比较狭小的垂直的管子弄一直延伸到船底的,消防泵设置在船底部,是便于吸到海水,所以,这种空间,如果事先没人告知,个把两个人下去,你根本发现不了,并且在首尖舱内。 等下午下班的时候,甲板的水手就按照水头的命令将首尖舱的水密门关掉了(但具体是什么样的水密门,老轨没说,估计是从外面锁起来了)。 当老轨和四轨从消防泵间爬出来后,发现水密门打不开了,没法出去,首尖舱也没有电话,砸了半天门也没有人发现。 老轨急了,在首尖舱里面待了半个多小时,实在想不出办法,就看到墙壁上有个消防报警按钮,于是一狠心按了一下。 驾驶台值班大副发现火警报警,看了一眼直接就复位了,好像不太在意。 老轨发现被复位了,等了半天还是没有人过来,于是又按下了这个火警按钮。 大副于是开始警觉,就叫了一个甲板实习生到首尖舱看看。 那个实习生到首尖舱门口,发现一切正常,接着就折返回头。 老轨等了1个多小时,实在憋坏了,于是将那个火警报警按钮一直按住,驾驶台想复位都难,一直到全船报警不停,这才引起大副的高度注意,于是叫水头到艏尖舱查看,打开门后差点被老轨一榔头夯死! 老轨准备将此事报告公司,被船长死皮赖脸地求饶挡住,这种纯属人为疏忽,若是报到公司不得捅出多大了篓子。 从这种案例来看,我们船员之间,船上部门之间,确实都缺乏互相通气的习惯,各干各的(老轨下首尖舱内的应急消防泵间,这种也算是进入封闭空间,没有获得许可,应该事先告诉驾驶台当班驾驶员或者水手长跟踪,有错在先),也不去追问意图和过程,特别是普通船员,一味服从,一直到发现问题才去追问,往往已经到了产生重大事故的边缘。 最近,我在船上发现许多这样的类似问题,也开始了频繁地培训讲解,会议明显增多,不光是对驾驶员单独组织培训讲解落实思想性行为等的一致性,而且全船会议也不断灌输行为意识培训,团队合作精神灵魂要领。 这让我发现,在工作中,确实需要经常开会大家见面互相通气,虽然许多人讨厌会议,包括我!

0 阅读:0
醉香的纪录片

醉香的纪录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