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若中国不偿还清朝的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的几千亿债。2019年,美媒突然

繁星入眸念成诗 2025-05-08 12:00:23

美媒:若中国不偿还清朝的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的几千亿债。2019年,美媒突然拿出了清朝的债券,向我国索要一笔1.6万亿的巨额债务。他们称这是清朝欠下的,并且扬言,我国要是不还这笔钱,那他们欠我国的八千多亿也就不算数了。 几张百年前发黄的旧纸片,谁也没想到,会在21世纪掀起轩然大波,甚至牵动着数千亿美元的现代国家债务。 当年,美国仗着一战后的崛起和二战后的全球主导地位,一直以“世界老大哥”自居,俯视全球,常对他国颐指气使,不容置喙。 在美国眼中,其他国家要么是“发展中”欠发达的追随者,要么是潜在的竞争者和威胁者。 从上世纪中叶起,美国推行美元霸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输出资本和通胀,不断扩张军费和金融杠杆,却从未真正担心自己会“失信”于人——因为在它看来,只有别人欠它钱,它想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施压、收割、甚至制裁。 然而风水轮流转,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财政赤字节节攀升,国债总额一路突破天花板,最终沦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 令美国政客颇感“难堪”的,是它所欠的海外债主,竟然是被它长期看不起、甚至试图围堵打压的中国。 中国大量购买美债,出于国际储备多元化、汇率维稳、以及中美贸易结构等多重考虑,长期成为美国财政的“冤种金主”。 但随着中美博弈升级,美国的对华态度转为强硬,对华科技封锁、外交施压频频出招,关系迅速恶化。 与此同时,美国自身债台高筑,自知无力大规模偿还,便动起了“赖账”的心思。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近年来,一些美国政客竟旧事重提,把早已尘封在历史档案中的“清朝外债”翻了出来,当作施压中国的新手段。 他们言之凿凿地声称,依据当年签订的借款协议,并按照规定利率叠加一个多世纪的复利,再综合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当初清政府向英、美、法、德等列强银行借下的约600万英镑债务,如今早已膨胀成了惊人的1.6万亿美元。 他们甚至举出一连串数学模型和“金融逻辑”,企图让这一说法看起来有理有据。然而,这套说辞虽然包装得花里胡哨,背后却是严重缺乏透明度和公正评估。 很多关键参数都未经独立核算,复利算法更是随意堆叠,明显存在人为夸大、故意操弄之嫌。 事实上,中国对这类债务问题的立场早已明确无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庞杂外债,新政府即刻表明了坚定态度:必须根据债务的来源和用途进行分类甄别。 凡属用于侵略他国、镇压民众、维系封建统治,或是在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下形成的债务,一律不予承认。 这不仅是对国家主权的捍卫,也是对国际正义和历史责任的坚守。 更关键的是,这一立场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在外交实践中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早在1979年中美建交谈判过程中,美国方面便正式承认新中国政府无义务偿还清政府时代所欠下的外债。 换言之,这类“历史债务”在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文件与外交声明中,已经得到了妥善处理和政治定性。 例如1980年代,曾有美国公司将中国政府诉至美国法院,要求就“清朝债券”一事给予赔偿。 在长达两年多的司法程序后,美国法院最终驳回了该公司的请求,明确否定了中国在此类债务上的法律责任。这一判决不仅为中国正名,也打破了试图通过法律程序逼迫中国“还债”的幻想。 显然,如今某些人故伎重演,不惜翻出百年前的旧账,不过是想在当前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以“债务话语权”博取政治筹码。 这种言行看似一本正经,实则荒唐至极,只会暴露其在现实债务困境面前的虚弱与焦虑。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一下!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网

0 阅读:0
繁星入眸念成诗

繁星入眸念成诗

繁星入眸念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