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75岁的关露躺在病床上,中央派人给她宣读一份平反文件:“关露的历史已

品古观今呀 2025-05-08 15:41:38

1982年,75岁的关露躺在病床上,中央派人给她宣读一份平反文件:“关露的历史已查清,不存在汉奸问题!”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背负43年汉奸骂名的关露,却在不久后自杀。

关露曾经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有名的大才女,与丁玲和张爱玲齐名。

关露,1907年出生于山西右玉县,原名胡寿楣。

由于父亲早逝,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关露母亲找到了当老师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这才安定下来。

受母亲的影响,关露从小就独立意识特别强,而且还读了很多书。

可是好景不长,母亲在关露15岁那年去世了,是好心的二姨收留了她们姐妹。

两年后,二姨看着关露一天天长大,她就着手给她介绍一门亲事,男方是银行经理。

但是关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女孩,她不不想用婚姻来束缚自己,她想继续读书。

所以,她坚决不去相亲,被逼得急了,她直接带着妹妹去了上海读书。

在上海,一个偶然的机会,关露经人介绍认识了进步人士刘道衡。刘道衡很同情关露的经历,就资助她和妹妹读书。

后来,关露通过刻苦努力进入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学习,后转入哲学系。

在学校期间,关露发表了很多作品,成了一个作家。

1932年,随着战争的爆发,亲眼目睹敌人各种暴行的关露再也坐不住了。再加上受已经走上革命道路的妹妹妹夫的影响,关露也毫不犹豫加入了共产党。

在此期间,关露还结集出版了自己的代表作诗集《太平洋上的歌声》。

如果没有1939年深秋的那封密电,关露这辈子会一直沿着作家的路走下去,成名成家,著书立说,安度此生。

1939年深秋的一个晚上,关露正在为出版《新旧时代》单行本做最后的改稿。上海地下党情报负责人来找关露,并给她一封密信“关露同志,速去香港找小廖(廖承志)接受任务”。

关露到了香港后,在廖承志的引荐下,见到潘汉年。

潘汉年知道关露认识大汉奸李士群,想让她策反李士群。

李士群曾是中共党员,后来叛变了,还是中共特科“打狗队”的成员。他把上海极司菲尔路 76 号变成了残害抗日爱国人士的恐怖魔窟,在不到 4 年的时间里制造了 3000 多起血案。

关露的妹妹胡绣枫和李士群的老婆叶吉卿是好朋友,当时李士群入狱的时候,胡绣枫接济了快要生孩子的叶吉卿,她算是李士群的恩人。

组织上本来是打算让胡绣枫完成这个任务的,可是她有别的任务在身,只好让关露代替她了。

为了保证任务的秘密性,关露的唯一上级只有潘汉年。潘汉年多次嘱咐关露:“以后有人说你是汉奸,你可不要辩护,一辩护就糟了,而且这个任务比牺牲生命更高、更难的就是,要彻底毁掉自己的名誉。”

从来没有“特工”经验的关露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不久,关露就和李士群的妻子叶吉卿联系上了。

通过叶吉卿,关露很快和李士群见了面,她告诉李士群自己失业了,希望他能为自己提供工作。

李士群心里一直念及胡绣枫的恩情,所以他很痛快答应了关露的请求。

见面之后,李士群并没有黑关露提供工作,因为76号并没有适合她的工作。不过李士群夫妻俩给了关露一笔钱,并且款待了关露。

后来,关露就经常出入76号,和叶吉卿一起逛街购物旅游。

不过,关露当了“汉奸”的消息,很快就在上海传开了。昔日的很多好友见了她也不再理她,很多活动也不让她参加。

关露就这样和李士群一家交往了两年,她终于找到合适的时机试探李士群,关露以谈生意为由向李士群抛出邀请。

李士群也敏感地意识到关露的意图,并给以肯定回复。并安排李士群与潘汉年的秘密会面。后来,在李士群的配合下,她给党发出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让党受的损失达到最低。

1942年,关露又接到新的任务, 到日本人办的《女声》杂志做编辑,去那里接近日共党员,收集一些情报。

关露进入《女声》之后,在完成党和组织交给自己工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持自己的原则,写普世而又公正的文字,不用自己的笔为日本人发声。

就这样,关露从一个被人捧在手心的才女沦落为一个人见人骂的汉奸。

尽管如此,关露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她坚信自己的付出终会得到组织的认可。

抗战结束后,关露的真实身份终于被揭示。潘汉年的证明使她得以恢复名誉。

然而,随着特殊时期的到来,曾担任汉奸的身份让关露两度入狱。之后她患上了轻度精神分裂症,有时神志很恍惚,经常一个人呆坐在地上,不吃不喝。

直到1975年,关露才被释放。

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住到只有10平方小房子里。

1982年3月,关露终于沉冤得雪。可这一天来得太晚了,关露背负了43年莫须有的汉奸罪名。

同年12月,关露因服用大量安眠药离开人世。

关露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壮的,她为了党的事业忍辱负重、屡遭诋毁,却从未辩驳。本以为迎来新中国就能迎来关露的沉冤得雪,哪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年少时秉志救国,年老时却蒙冤入狱。

但她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敌人周旋,好在最后被还了清白。

0 阅读:108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