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一伙人突然闯入一户农家,将张春莲带走,正当张春莲的丈夫一头雾水的时候,张春莲却异常平静的对他说:“在床的下面有一封信是留给你的,我走后你再拿出来看。”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8年初春的一个清晨,村庄还笼罩在薄雾里,农人们正开始新的一天,张春莲已经起床,在屋前石阶上补着鞋底,她的针脚很细密,眼神专注,看起来与旁人并无二致。 几道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几个穿着灰布衣裳的陌生男人站在院门口,其中一人掏出一张纸,对照着她的脸。 张春莲放下手里的针线,起身走过去,脸上没有一丝惊讶或畏惧,她看了一眼那张纸,只是微微点头,然后回头望了眼屋里。 她的丈夫这时才发觉院里不对劲,从屋内快步走出来,他是个忠厚的农人,额头的皱纹因惊讶而深深挤在一起,他的目光在几位陌生人和妻子之间来回跳跃,喉头滚动几下,欲言又止。 张春莲走过去,拍了拍他的手臂,语气平静如常,她说得不多,只是让他照看好孩子们,然后轻轻地交代了一句:“床下面有封信,我走后你再看。”她没有多作停留,随即迈步跟着几人离开。 村口的黄土路上,几道脚印很快消失在风中,屋内,丈夫久久站在原地,直到邻居喊他才缓过神,他低头走回屋中,在床下摸索着,果然找到一个小木盒,里面静静躺着一封封口整齐的信,他的手微微颤抖,指尖划过熟悉的字迹。 信纸泛黄,字迹清秀,张春莲开头就坦言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她自小出身贫寒,父母耕种维生,家中姊妹多,度日艰难,年幼时,她被送至地主家做婢,起早贪黑做活,被打被骂是常有的事。 年岁渐长,她出落得清秀伶俐,地主见她貌美,起了歹念,为了躲避灾祸,她趁着战乱逃出地主大院,一路靠典当逃到了城里,起初在茶楼、鞋铺间做些零工糊口。 她没有读过几年书,但自小对识字抱有强烈兴趣,地主家偶有书报,她就偷偷记下,回房照着背诵,正是这点积累,让她得以在中央警校招生时抓住机会。 她靠着自己的努力考入学校,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成绩总在前列,她并不知道,这所警校其实是军统暗中设立的培训基地,目的在于从中挑选适合做情报工作的人。 毕业后,她被派去做情报员,起初只是抄录文件、翻译资料,因为长相出众,又聪慧机敏,很快引起上头注意,毛人凤召见她之后,安排了更多直接与目标接触的任务。 那是一个用美貌与心计换取信任与消息的世界,每一次微笑、每一句话语都可能是布局的一环,她适应得很快,也很沉默,从不与同僚多言,她知道,谁都不可信,连毛人凤自己也不例外。 戴笠有一次在会议上见到她后,向毛人凤提出将她调任身边,那是无法拒绝的命令,毛人凤只能顺从,她被派去戴笠身边做贴身秘书,很多绝密电报和会议内容她都能接触到。 她开始慢慢察觉一些不对劲,许多被关押的共产党人遭受惨烈刑讯,她亲眼看见一些人被折磨得不成人形,有一次,一个年轻的战士临终前望着她,眼中没有哀求,只有坚定,那一刻,她的心在颤。 她开始迟报、漏报,有意地将一些名单改写,或者在汇报时藏起关键信息,她不为自己辩解,只默默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她知道,这种双面的生活总有一天会崩塌。 戴笠的飞机失事身亡后,她再度被调回毛人凤处,但对方早已心生疑忌,对她的态度不复从前,派出的任务愈发危险,她明白,这是在试探她、清除她。 1949年,国民党全面败退,毛人凤不愿带她离开,只是给她派了一个“后方任务”,她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又无处可去,她来到陕西山区,换了身份,嫁给一个不识字的庄稼人。 她种地、做饭、生子,日子过得简单而清苦,但也安稳,她没有再与旧人联系,心中那根弦始终绷着,夜里总会梦到过去的自己穿着皮靴、戴着墨镜穿梭在电报室和审讯间。 三十年过去了,她生了八个孩子,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丈夫也始终感念她的贤惠持家,直到清晨的脚步声如期而至,她终于不再逃避,她知道,那些尘封的过往终将被唤醒,而自己早已将一切写进那封信里。 她被带走后,经过调查,组织认定她曾在抗战期间暗助多名地下工作者,并未对人民犯下罪行,决定不予追责,几天后,她回到村里,门口孩子们欢呼着扑上去,她丈夫在门槛前静静看她,眼眶泛红,没有说一句话。 张春莲走进屋里,重新拾起那只补了一半的鞋底,坐回原位,她不再是逃亡的特务,也不再是被玩弄的棋子,而是一个终于安身立命、为自己而活的普通女人,她低头继续穿针引线,阳光从墙头斜洒下来,落在她银丝夹杂的发上,静默又明亮。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西部文明播报2022.8.24毛人凤派情妇潜入延安,为了更逼真,她主动跟农民结婚生8个孩子
1978年,一伙人突然闯入一户农家,将张春莲带走,正当张春莲的丈夫一头雾水的时候
如梦菲记
2025-05-09 11:46: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