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台湾安和遗址出土了一对距今4000多年的母子骨骸,令人动容的是,母子二人依偎在一起,场景温馨感人,而那段远古岁月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也让人倍感好奇。
2014年夏天,台湾省台中市西屯区张家祖庙工地上,挖掘机突然碰着了硬邦邦的东西。
工人们凑近一瞧,土里露出几块发黄的人骨头。
这一铲子下去,把埋在地底下四千八百年的秘密给捅破了。
考古队呼啦啦来了几十号人,围起蓝铁皮开始干活。
这片被叫做"安和遗址"的地方越挖越有料,原先想着就是个普通工地,谁成想挖出个大宝贝。
要说这地方有多大?足足有十来个篮球场拼起来那么大。
最让专家们吃惊的是,这里的东西比台中以前发现的遗址都老,足足早了快两千年。
要说挖出来的物件里最扎心的,还得数那对母子骨头架。
当考古人员刷开最后一层土,看见当妈的手臂还搂着娃儿,脑袋微微低着,就跟现在当妈的哄孩子睡觉一个样。
专家拿尺子量了量,当妈的生前有一米六左右,搁现在不算高,但在那时候算大个子了。
怀里的小崽子才半岁大,身子骨还没长开呢。
刚开始大伙儿都猜是不是难产死的,可仔细一查不对劲。
小娃儿骨头都长齐全了,说明生下来活了小半年。
这下可把专家们难住了——娘俩咋就一块儿没了?有人猜是闹瘟疫,有人猜是遇上啥天灾,可查来查去也没个准信儿。这事到现在还是桩悬案。
遗址里总共扒拉出四十八具尸骨,排得还挺整齐。
看样子那时候的人死了都有固定埋法,不是随便挖坑就埋的。
挖出来的物件也开眼了,鱼骨头堆成小山,鲨鱼牙就找着两百多颗。
最稀奇的是还发现了稻子印子,这说明四千多年前的人不光会打鱼,还学着种地了。
那些个首饰才叫讲究,拿花莲的闪玉磨成鲨鱼牙形状,亮晶晶的。
考古的人说,那时候的人八成是把鲨鱼当神仙供着。
有些尸骨脖子上挂着这种玉坠子,估计是当官的有钱人。
这说明早在那会儿,人跟人之间就有穷富差别了。
要说这次挖出来的东西有多重要?专家们眼睛都放光了。
这些物件给研究南岛语族的老祖宗打哪儿来提供了新线索。
特别是那些跟大海有关的物件,说明这帮人可能原先住在海边,后来才搬到现在这个地方。
还有那些种稻子的痕迹,说不定能解开台湾农业起源的谜团。
最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还是那对母子,你说四千多年前的人,跟咱们现在有啥区别?
当妈的在最后关头还死死护着孩子,这心思跟现在当妈的一模一样。
考古队有个老教授说,他干这行三十多年,头回见着这么揪心的场景。
那当妈的身子往前弓着,胳膊肘撑着地,硬是用自己的身子给孩子搭了个防护罩。
可惜最后还是没扛过去,娘俩就这么定格在黄土里了。
这次发现不光让专家们改写了历史书,还给咱们普通人提了个醒。
别总觉得老祖宗都是光屁股住山洞的野人,人家那会儿就有首饰戴,会种粮食,死了人还知道摆整齐了埋。
要论感情,咱们现在的人跟四千年前的老祖宗没啥两样,当妈的疼孩子那是刻在骨头里的。
遗址里还发现不少有意思的细节,比方说有些尸骨缺胳膊少腿的,可照样跟大伙儿埋一块儿,说明那时候的人不嫌弃残疾人。
还有几个坑里埋着陶罐子,里头装着贝壳和鱼骨头,估摸着是给死人路上吃的干粮。
最逗的是有具尸骨手里攥着块石头,专家研究半天说可能是他生前最趁手的工具,死了也要带下去用。
要说这次考古有啥遗憾,就是没找着文字记录。
专家们挠破头也想不明白,这么聪明的老祖宗咋就没发明写字呢?
不过那些玉首饰上的花纹倒是挺有意思,弯弯曲曲的线条说不定是某种记号。
有个年轻研究员开玩笑说,这要真是字的话,咱们可得把中国文字史往前推两千年。
现在这些宝贝都放在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里,那对母子骨头架单独摆了个展柜。
玻璃柜前老是围着一圈人,有抹眼泪的老太太,也有拿手机拍照的年轻人。
有个常来看展览的大爷说,每次来都要跟那对母子说说话,虽然隔着四五千年的时光,但当父母的心都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