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英国女王访华,国家外交部找霍英东借车,没想到霍英东直接就购买了一辆全新的劳斯莱斯借给国家,等访问结束后,霍英东直接表示:“不用还了!” 1986年10月12日,一架英国皇家专机缓缓降落在中国首都的机场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这位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君主,正式踏上了她历史性的中国之行。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位访问中国的西方国家君主,世界的目光随之聚焦在这个正在蜕变的东方大国。 回望这次访问的历史背景,实则意义非凡。两年前的1984年,中英两国刚刚签署了《中英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确定香港将于1997年回归中国。然而,这一决定在英国国内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女王与当时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之间就香港问题产生了罕见的公开分歧。 "流水的首相,铁打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深谙国家长远利益。当撒切尔夫人与英国国防部密谋应对可能在香港发生的武装冲突时,女王却坚持以和平方式将香港移交给中国。这种罕见的政治干预使她成为二战后最积极介入英国政治的君主。 为迎接这位"和平女王"的到来,中方准备工作十分周密。作为一次展示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窗口,每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前一个月,女王就开始学习汉语,以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尊重。而在北京,小平同志在养源斋设宴款待英国女王时,破天荒地全程没有抽烟,以示对这位贵宾的特别礼遇。 女王的中国之行安排得异常紧凑而全面。除了在北京与国家领导人会面外,她还走访了上海、西安、昆明、广州等多个城市。这不仅是一次国事访问,更是一次文化之旅。在每一个停留的城市,当地居民都能看到这位不再只是出现在英国货币上的女王真实形象。她微笑着,向街道两侧向她挥手的普通中国人致意。 女王此行的深远影响超出了外交层面。第二天,英国各大报纸都以大篇幅报道了这次访华消息,称之为"跨时代的访问"。对于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持怀疑态度的背景下,英国女王的身影出现在长安大街上,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中国正向世界敞开大门,而西方也正以开放态度回应。 一辆蓝色古董级劳斯莱斯幻影在广州白天鹅宾馆门前静静等候,这是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广州的专用座驾。然而,这辆豪车背后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主角是香港富商霍英东。 当外交部工作人员找到霍英东,希望能借用他的劳斯莱斯接待英国女王时,这位商人立刻答应了。但随后,他陷入了思考:"自己的车是二手的,保养得再好也算不上新车,拿来接待一国之君似乎有些不够重视。"霍英东当即做出决定,命令秘书前往英国购买一辆全新的顶配劳斯莱斯。 最终,一台生产于1977年的蓝色劳斯莱斯幻影被选中,这款车型与英国王室御驾配置相同,当时拍卖价高达200万英镑。要知道,在1986年的中国,一个"万元户"就已经算是富豪,而这辆劳斯莱斯的价格足以让普通人瞠目结舌。更令人惊讶的是,在80年代初期,中国街道上还没有一辆外国豪车,直到90年代初,北京富商李晓华购买法拉利,才算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架私家豪车。 当英国女王与爱丁堡公爵下飞机,看到这辆为她准备的豪华座驾时,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这只是一台汽车,却让女王感受到了中国的诚意。这辆劳斯莱斯引领着一队十几辆奔驰,形成了一支空前绝后的豪华车队,场面令人震撼。 访问结束后,外交部准备归还这辆豪车,霍英东却表示:"不用还了!"他不仅将这台劳斯莱斯,还将自己的另外两台豪车一并捐献给国家,专门用于接待外宾。据不完全统计,政府和企业先后租用霍英东的劳斯莱斯超过400次,绝大多数都用于接待外国贵宾。 临别之际,女王有意给霍英东授勋,然而这位商人却一改平时热情的态度,严肃而礼貌地婉拒了。他的理由掷地有声:"既然香港已经确定了回归祖国,那么香港人就是中国人,自己并不是大英帝国的臣民,因此不能接受英国女王的授勋。"这一举动展现了霍英东骨子里的爱国情怀。 实际上,霍英东的爱国行为远不止这些。从50年代冒险为志愿军运送物资,到改革开放初期率先投资内地;从捐资7.6亿港元支持国家教育事业,到全力推动中国体育发展。他帮助中国于1979年加入奥委会,并为中国申办亚运会和奥运会付出了巨大努力。
1986年英国女王访华,国家外交部找霍英东借车,没想到霍英东直接就购买了一辆全新
生而宅命
2025-05-09 20:21:06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