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丁玲在家中去世,三年后,她的丈夫迎娶小12岁张钰,成婚前他提出了两个条件,均和丁玲有关。 感情这事儿在丁玲身上从来就没消停过,1928年,24岁的丁玲就跟胡也频、冯雪峰搞出个“三人行”的阵仗,闹得满城风雨。 她自个儿倒是坦荡,舍不得旧相好又放不下新欢,干脆提议三个人住一块儿过日子。这种新鲜事儿搁现在都够上热搜,更别说当年了,街坊邻居的唾沫星子差点没把她淹了。 后来遇上小13岁的陈明,这段姐弟恋更不被看好,那会儿陈明在西北战地服务团当宣传部长,丁玲是顶头上司。 有天陈明劝领导该找个伴儿,丁玲直接来了句“你看咱俩咋样”,把小伙子闹个大红脸。 不过俩人还真成了,顶着外界指指点点过了大半辈子。陈明后来跟人念叨,说他们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头人说啥都白搭。 日子过到1986年,82岁的丁玲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陈明守着亡妻留下的文稿过了3年孤零零的日子,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小12岁的张钰。 这姑娘也是个苦命人,44岁守寡,自己拉扯大3个孩子。俩人谈婚论嫁那会儿,陈明提了俩条件:头一条得容他心里永远装着丁玲,第二条得帮着整理丁玲留下的书稿,张钰倒是通情达理,全应下了。 要说陈明对丁玲这份心思,真不是嘴上说说的,往后20多年,他把全部精力都扑在整理妻子遗作上,又是校对文集又是写回忆录,《我说丁玲》《我和丁玲五十年》这些书都是他戴着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磨出来的。 有回记者采访,老爷子摸着泛黄的手稿说:“这些字儿都是她趴在炕桌上写的,我得多留几份给后人瞅瞅。” 丁玲这辈子没少遭罪,1958年那会儿被下放到黑龙江,在北大荒一待就是12年,中间还蹲了5年牢房。 要说丁玲在文坛的地位,那真是几起几落,早年间受外国文学影响深,写的都是摩登玩意儿,后来到了延安立马转型,学着《红楼梦》的路子讲故事。 这种说变就变的能耐,没几个人学得来。作家王蒙后来感慨,说全国刮张爱玲热的时候,他就替丁玲抱不平:“这么个大作家,咋就没人念叨了呢?” 陈明活到102岁才走,临了那几年躺在床上成了植物人,张钰倒是走在他前头,2016年得食道癌没了。 街坊邻居都说,这老爷子心里怕是早跟着丁玲去了,留在世上的就是个空壳子。他生前最后那几年,床头永远摆着丁玲的照片,还有那本翻烂了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回头看看丁玲这一生,就像她老家湖南的辣椒,看着红火,吃着够劲。从上海亭子间写到延安窑洞,从才女作家变成革命笔杆子,中间夹着四段感情三场婚姻。 有人说她活得任性,有人说她活得真实。要按陈明的话说,这就是个“多灾多难却始终发光”的命,跟国家的大起大落绑在一块儿,想平凡都难。
1949年,一位被俘的国军副师长李长亨在审讯室里突然开口:"能否替我向周恩来发一
【4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