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她在医院生孩子难产,女儿也得了肺病,而当时她的丈夫却在寡妇家里厮混。没想到出院后,她化了个妆,去到寡妇家,只说了一句话,就让丈夫乖乖回了家。而她就是上海永安百货的四小姐——郭婉莹。
1909年,郭婉莹出生在澳大利亚,父亲是澳洲早期华人华侨的领军人物郭标,最初靠卖水果发家的富商。
1915年,她的父亲应孙中山的邀请携家回国发展经济,他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上开办了最新潮的百货公司——永安百货,郭婉莹也随家族一同到上海定居。
1920年,在父亲的安排下,郭婉莹进入当时上海非常著名的贵族学校——中西女塾学习。
1928年,郭婉莹完成了中学的学业。根据当时人们的观念,郭婉莹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而父亲也认为这是对女儿最好的安排。于是他安排让郭婉莹与自己一位世交的儿子艾尔伯德订婚。
可是在郭婉莹的心里,比起金钱、地位、才华和外貌,她更需要的是一个灵魂伴侣,所以郭婉莹始终对他喜欢不起来。
在当时,丝袜可谓是时髦的象征。为了能够博得郭婉莹的好感,艾尔伯德特意带了一双美国进口的丝袜作为礼物送给郭婉莹,而他在送出礼物的同时,却说道:“这丝袜可结实了,穿一年也穿不坏。”
听到这里,郭婉莹一句话也没有说便起身离去。
后来郭婉莹向父亲解释道:这个男人只注重物品是否结实耐用,注定是个毫无生活情趣之人,而自己想要的生活应该是充满新鲜感的,这样的人自己无法与之生活。
在拒绝了这桩婚姻之后,郭婉莹去了燕京大学继续读书,在这里她认识了吴毓骧,两人都被彼此所吸引,据说,吴毓骧是林则徐家族的后代。
1934年,两人在郭家的大花园举行了隆重庄严的订婚仪式。六个月后,她正式成了吴太太。
1939年,受环境影响,郭婉莹家的经济情况每况愈下。然而,作为一家之主的吴毓骧,不但没有想方设法摆脱当前窘境,反而日渐沉浸于一夜暴富的美梦中。
他狂热地从事各种投机活动,开酒厂,与别人合资做生意,结果都是石沉大海。
虽然他们过了一段节衣缩食的生活,但是过贯了小姐生活的郭婉莹没有半分不适,依旧保持着自己特有的优雅。
每天喝茶,买不起好的茶杯,就用碗喝;没有蒸箱,用饭锅也可以蒸蛋糕……
日子虽然清贫,但是郭婉莹却仍然觉得十分幸福。然而这样的日子没能持续多久,便被丈夫吴毓骧亲手打破。
就在郭婉莹怀有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时,吴毓骧却出轨了,而且对方还是一名寡妇。
1943年10月,郭婉莹在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极为不顺利,足足用了两天,郭婉莹才将孩子生了下来。
然而这时候吴毓骧,不仅没有在医院陪产,也没有照顾因为肺炎在家静养的女儿,而是和寡妇厮混在一起。
后来郭婉莹出院后,她没有大吵大闹,她只是淡淡地敲开了寡妇家的门:“我来找我的丈夫,叫他跟我回家。”就这样,郭婉莹平平静静地把丈夫带回了家。
1949年,郭家举家迁居美国,父亲想带上郭婉莹一起离开,但她坚持要留下来,这里有她的丈夫、她的孩子、还有她热爱的生活。
1957 年,吴毓骧因遭受牵连被捕入狱,2年后,他病死在了牢中。
后来郭婉莹便被下放到农村里,每天都要像男人一样出力做苦工,甚至还要天天刷马桶。
除此之外,她还要喂猪,一个含着金钥匙的千金大小姐穿着旗袍去喂猪,这受的侮辱可不是一般的多。
不过她和别人不一样的是,她会在扫厕所的时候,穿上干净的旗袍;会在连蒸锅都没有的时候,用铝饭盒给儿子蒸出美味的蛋糕;会用搪瓷的缸子,为自己准备一顿丰盛的下午茶;还会给儿子买一只小鸡做宠物,让儿子好好爱护……
即便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小房子里面。但是即使是这样的生活她依旧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把家里照顾得整整齐齐。即使工资再少,也会省出钱来给子女学习。
1966年,57岁的郭婉莹从农场被调到大学教英文。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她工资只有24元,刨去儿子的学费18元,留给她的生活费,只有6块钱。
她早上不吃饭,中午吃食堂最便宜的饭,晚上吃一份8分钱的清汤面。一碗最便宜的面,在简陋的小店里吃,她也要挺直腰身,优雅地一口一口送进嘴里。
郭婉莹生前还曾签订了一份捐赠书,表示在自己去世之后,要将自己的遗体无条件的捐赠给红十字会,为中国的医学事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最后一份力量。
郭婉莹的一生就这样平静的结束了,年轻的她可以为了快乐与美好不断追求、中年的她在坎坷与苦难中,艰难地活着,展现出了她独特的高贵,到了晚年,她的讳莫如深,她的无私奉献为她的生命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郭婉莹的经历和做法,说明了一个女人的精致和高贵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绝不会被外界环境操控。
当你把任何一个美好的词放在她身上时,这些词都会变得黯然失色,或许任何美好的词都不能形容她,但任何美好的词都可以放在她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