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当选中央委员,为何陈庚坚决反对? 薄一波,原名薄书存,1908年出生在山西

文山聊武器 2025-05-12 19:21:16

薄一波当选中央委员,为何陈庚坚决反对? 薄一波,原名薄书存,1908年出生在山西定襄县一个穷苦农民家里。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7岁才进村里的私塾念书。1922年,他考进太原的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成绩挺拔尖。在那儿,他接触到马列主义,革命的种子就这么埋下了。1925年,他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很快就转为中共党员,还当上了学校党支部的负责人。后来,他跑去天津搞兵运,联络士兵策划暴动,忙得脚不沾地。1931年,他在北平被捕,关进监狱,组织绝食斗争,硬是带着61个政治犯坚持了7天,逼得敌人改善待遇。1936年,他签了“自白书”出狱,随后投身抗日,创建牺牲救国同盟会,为统一战线四处奔波。 到了1945年,中共在延安开七大,薄一波因为这些年的表现,被提名当中央委员。可这事儿没那么顺利,陈庚跳出来唱反调,把这提名搅得不太平。 陈庚可不是一般人。他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的高材生,打仗那是真猛,在革命战争里立下大功。抗战时期,他在太岳地区带兵,指挥作战勇猛果断,是个响当当的硬汉。他跟薄一波也有交集,两人一块儿在太岳共事过,薄一波搞政治工作,陈庚管军事,俩人没少因为策略问题争得脸红脖子粗。不过,这点工作上的分歧还不至于让陈庚公开反对薄一波,事情没那么简单。 七大上,薄一波被提名后,陈庚站出来,语气很坚定地说不行。他反对的点,主要集中在薄一波1936年出狱时的那份“自白书”。啥是“自白书”?就是薄一波在监狱里签了个东西,表示“脱离共产党”,这才被放出来。陈庚觉得,这事儿虽然组织上审查过了,但疑点没完全洗干净。他担心,要是让薄一波当中央委员,万一这历史污点被人翻出来,可能会给党的形象抹黑,甚至影响大局。 陈庚这人,性格直,讲原则,对党的事业那叫一个负责。他不是针对薄一波个人,而是觉得这事儿不能马虎。毕竟,中央委员不是小角色,得经得起考验。他这反对,不是私怨,是真觉得有隐患。 陈庚的意见一提出来,会场肯定炸了锅。但关键时刻,毛泽东站出来说话了。他对薄一波评价很高,说薄一波在狱中表现硬气,能力强,忠诚没问题。那份“自白书”虽然有争议,但组织上已经定了性,没啥大毛病。毛还直接拍板:有疑问?那就别当候补,直接选正式中央委员,把争议掐了吧。在毛的力挺下,薄一波不仅当选,还成了七大最年轻的中委之一,才37岁。 当上中央委员后,薄一波没让人失望。他先是当了华北局书记,1948年搞华北土地改革,跑田间跟农民唠政策,稳住了农村经济。后来,他又当上新中国第一任财政部长,跟陈云一块儿收拾乱七八糟的财政,统一物价,硬是给刚成立的国家经济打了个好底子。再往后,他还干过国务院副总理,忙活了不少大事。 从这些看,薄一波确实有两把刷子,能力强,干活也实在。毛泽东的眼光没差,他扛住了压力,也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有人可能觉得,陈庚这么反对薄一波,俩人是不是结了梁子?其实不然。早年他们确实因为工作吵过架,但那是公事公办。建国后,俩人关系缓和了不少,互相理解也加深了。晚年,薄一波还写了篇《太岳情深忆陈赓》,回忆当年一块儿抗日的日子,说陈庚打仗厉害,自己还从他那儿学了不少。这文章一出,算是给两人友谊画了个句号。 所以,陈庚反对薄一波,真不是个人恩怨,而是原则问题。吵归吵,事儿归事儿,革命同志的情谊还在。 得说说这“自白书”的背景。1931年薄一波被捕后,关了好几年,1935年还差点被判死刑。后来局势变了,党组织安排他签“自白书”出狱,为的是让他出来接着干革命。这东西,当时不少人签过,算是个策略。可到了七大,这事儿被陈庚揪出来,觉得不够清白。 其实,薄一波出狱后立马投身抗日,干得风生水起,忠诚度没啥问题。组织也认可这点,所以才没把他这“污点”当回事。但陈庚眼里,这是个疙瘩,觉得不能含糊。 2007年,薄一波去世,活了99岁。他走后,有些谣言冒出来,说他为贪污犯张子善求情啥的。其实,他早就表态“中央已有定论,不宜再议”,压根没掺和。还有人说他晚年发了“19次讲话”,他儿女出来辟谣,说他2005年后癌症晚期,昏迷多清醒少,根本说不了话。这些传言后来都被澄清了,薄一波的名声没受啥影响。 他这一生,从穷小子到国家领导人,见证了中国从苦难到复兴,功劳不小,争议也有,但实打实的贡献是跑不掉的。

0 阅读:286

猜你喜欢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