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西方把青霉素列为军事机密,中国老百姓和军人伤口发炎红肿后,往往因为没有青霉素治疗而死去!汤飞凡得知后十分难受,对英国生物学家李约瑟说:“我有个办法!”
汤飞凡出生在湖南一个读书人家,从小就对自然万物特别感兴趣。
那会儿还是清朝末年,老百姓日子过得苦,生病了没地方治。
汤飞凡打小就琢磨着要学医救人,十二三岁就能蹲在院子里看蚂蚁搬家看一整天。
二十岁那年他考进了湘雅医学院,这学校是中国最早教西医的地方。
汤飞凡在课堂上特别拼命,别人下课都去歇着了,他还抱着书本啃。
五年寒窗苦读,毕业时拿了全省第一的成绩单,可他觉得光会看病还不够,得研究更深的学问,转头就扎进了微生物的世界。
1925年赶上好机会,汤飞凡揣着公费留学的名额去了美国哈佛大学。
在波士顿的实验室里,他见识了当时最先进的科研设备,跟着世界顶级的专家学本事。
天天泡在显微镜前头,有时候连饭都忘了吃。四年下来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连外国教授都竖大拇指。
学成归国后,汤飞凡没去大医院挣高薪,反而跑到上海当起了教书匠。
白天在医学院上课,晚上就在实验室捣鼓细菌培养,那时候中国正闹沙眼病,十个老百姓里有八个得这个病。
汤飞凡带着学生到处采样本,愣是用土办法建起了国内第一个病毒实验室。
1937年日本鬼子打进来,汤飞凡带着全家老小往云南逃难。
路上看见受伤的士兵伤口化脓烂掉,心里跟刀割似的。
到了昆明立马组建防疫处,没设备就自己造,没材料就四处找。最困难那会儿连烧瓶都得用酒瓶子代替,硬是做出了破伤风疫苗和狂犬疫苗。
1941年听说外国把青霉素当军管物资,汤飞凡急得直拍桌子。
当时中国战场上天天有战士因为伤口感染送命,他带着二十几个技术员没日没夜搞实验。
用发霉的甜瓜皮当原料,拿旧锅炉当发酵罐,折腾了两年多终于造出国产青霉素。这药救活的伤员少说也有十几万,连外国记者都跑来采访。
打完仗后汤飞凡更忙了,全国到处跑着建疫苗厂,五十年代那会儿东北闹鼠疫,他带着队伍在零下二十度的冰天雪地里采样本。
有个老工人记得清楚,汤所长五十多岁的人,跟小伙子似的扛着器材爬山。后来做出鼠疫疫苗那天,老头子在实验室里又哭又笑。
1955年搞出沙眼病毒分离技术,这事儿可轰动了。
要知道全世界为这个病头疼了几百年,汤飞凡用土办法培养出了病原体。
英国皇家医学会专门发来贺电,说要给他颁大奖。可老头子摆摆手说:"这是中国人的发现,要颁奖就在北京颁。"
好日子没过几年,赶上特殊时期遭了罪,有人硬给他扣帽子,说他是外国派来的特务。61岁的老科学家想不通,有天夜里在书房上了吊。
等家里人发现时,桌上还摊着没写完的疫苗研究报告。
1979年政府给平了反,北京开了追悼会。
当年他带过的学生都六七十岁了,拄着拐杖来送花圈。防疫站的老同事把他留下的实验记录整理成书,现在这些资料还锁在国家医学档案馆里。
要说汤飞凡这辈子,真应了那句老话——把命都搭在正事上了。
从湖南乡下走出来的穷学生,到世界闻名的病毒专家,这条路他走了整整六十年。现在去医院打疫苗的老百姓可能不知道,那些救命的药水儿里,还留着这个老头的汗珠子。
用户10xxx86
鼠疫是细菌还用啥疫苗有青霉素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