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关系里害怕没有目的性交流的本质是,害怕亲密。带着目的性的交流...
花红情感
2025-05-16 15:40:15
一个人在关系里害怕没有目的性交流的本质是,害怕亲密。
带着目的性的交流,本质都是防御,是为了阻止真实的自己流露,有意识地在两个人之间放一个屏障,一旦触碰情感,马上让理智救场。将目的拉出来浇熄情感的火花以防止双方靠得太近。
更进一步说,是一个人一直用理智去压抑情感,难以耐受情感,难以允许自己去相信,依靠别人无意识采取的一种离间关系沟通策略。
所以,那些日常带有目的性交流的人,往往不自觉给人强烈的压迫感。
比如看似在倾诉,但当你给予安慰时,又开始希望你给予解决方法,而当尝试给一些建议,又开始否定,坚持自己。而当你支持她时,又开始找自己观点里的漏洞;
比如看似在愤怒,但当你尝试看向她的委屈,又忍不住跳开,否定自己,懂事地理解别人,当你尝试跟随她理解别人,又认为你在否定,没有理解她。
又比如,当别人沉浸在悲伤情绪时,强烈目的性的思考方式会希望对方能够凭借自己的话语一下子好起来,引用各种实例,过去经历,大道理,试图去控制别人。无法只是毫无目的地陪伴,倾听。
而无论哪种,看似想要解决问题,真相却是,借着解决问题的契机逃避内在情感的空洞。
内心只是恐惧别人真正靠近,看见内心一片荒芜,机械性地在情感出现时逃离。逃得太远后又感到孤独,无人理解,再次拉回,又再次逃离。
于是,无论是和恋人还是友人交流,明明带着着强烈目的性,却什么都聊不出来,什么都没法解决。
明明一直尝试和对方交谈,沟通,却如同隔着一层玻璃,对彼此的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一无所知。
一个人,只有千次万次,靠近过自己,内窥过自己,审视过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清晰而客观的认知,才不会总是对欲望遮遮掩掩,在关系里欲盖弥彰,为了掩盖真实的自己不自觉做出各种各样破坏关系的防御。
看似在保护自己,却阻隔了所有亲密的可能。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