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桂军师长俘虏了两名日军。看着日军矮小的身材,师长立刻想到一个可以重创日军的办法,还能阻挠日军的坦克。
这名师长叫做凌压西,他幼时家境困苦,虽上过几年学,但也很快被迫外出找工作以便补贴家用。
可以说,他的童年时期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然而,也正是这种艰苦的生活,让凌压西的性格得到了打磨,变得无比坚韧和勤奋。 1917年,凌压西成功考入了警备司令军部模范营,自此以后,他正式开始接受军事教育,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
早年的艰苦此时化作了回报,凌压西凭借着优秀的韧劲,在训练中逐渐出类拔萃。 随着时间的推移,凌压西的职位也慢慢地变化,最终,他担任了桂军189的师长,出色的领导力让他的军队战斗力非常之高。
在抗战时期,他的军队屡建奇功。有一次胜利的战斗之后,有两名日本士兵被凌压西的部队俘虏。
凭着优待俘虏的原则,凌压西亲自去看了这两名日本士兵,这一看就看出了共同点。
首先,他们俩的身材都十分地矮小,可与矮小的身高相对的是,他们的身体都十分地强健,看起来坚实无比。
其次,他们的眼神也都十分地凶狠,从眼神中,凌压西就看出来日军的狠厉。
而凌压西是何许人也?转念一想,他就立刻想出了一个战术,可以利用日军身高低矮的特点来打击他们。 之后,凌压西立刻命令士兵,在前线的地方挖出新的战壕,不仅如此,还要求这些战壕一定要又宽又深,之后,还让士兵大量去采购木板凳,一定要那种很长的木凳。
士兵们自然有着疑惑,凌压西则是微微一笑,只说:“等到战场上,你自然就会明白这么做的意义。”
很快,下次战役便开始了,日军的坦克来势汹汹地向着凌压西部队的方向驶来,却被又深又长的战壕挡住了前进的道路。
坦克无法发挥作用,无奈,日军只好舍弃坦克,让步兵们向前冲去。可矮小的日本士兵一跳入战壕,就发现他们无论如何也爬不出来了。这时候,之前采购的木板凳就派上了大用场。
凌压西的士兵们都站在木板凳上,居高临下,战壕里的日军就像一个个跳梁小丑一样,被大量清扫。这个方法果然奏效,很快,日军的尸体就遍布战壕,日军部队也伤亡惨重。 凌压西立刻抓住这次机会,大部队开始反击,就此,一鼓作气地夺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夺得胜利后,凌压西更是奇招频出,领导着军队在战场上重挫日军。他带领的桂军也成为了有勇有谋,进可攻退可守的一支铁军。日军一听到凌压西的名字便闻风丧胆。
抗战结束也成功胜利后,凌压西凭借着在战场上的功劳,获得了胜利勋章。可紧接着,解放战争就开始了,这位面对日军时谋略与勇气兼备的将军,在看到国人内战时,却放下了枪杆,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弹染上国人的鲜血。
于是,凌压西自觉退伍,返回自己的故乡,成为了一名平凡的老百姓。这样面对侵略时重拳出击,面对国人心怀柔情的将军,堪称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也堪称我们中华民族值得称颂的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