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26年,李元吉刚死,27岁的李世民就闯入齐王府,强行带走一美人。岂料,美人挣扎着躲开,哭了起来:“二哥,你怎能如此无情!”李世民却一把抽出佩剑,生气地说:“都是他自找的!”
公元626年以后,唐朝逐渐走向正轨,按照规定李建成作为太子,其父亲及唐高祖李渊死后是太子继承帝位。然而在所有儿子中李世民的功劳最大,并且在军中享有绝对的威望。因此李建成常常担心李世民会觊觎他的皇位,所以每次想到这总是夜不能寐。
齐王李元吉也看不惯李世民,便在一旁煽风点火,这让兄弟二人的嫌隙越来越大。齐王和太子利用女人在李渊身旁吹枕边风,诋毁李世民,并且在李世民外出打仗期间,利用职权采取各种手段铲除、外调、降职李世民身边的人。
在玄武门之变的前夕,兄弟俩还三番五次使用卑鄙的手段谋杀李世民,在一次次事件的发酵下政变发生了。
整个事变杀死了自己的手足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玄武门事变后,李渊不得不立李世民为新太子,最后顺利继承皇位,史称唐太宗。
李世民在位期间广听贤臣谏言、减轻农民赋税劳役、戒奢从简、加强与边疆地区的友好来往,为唐朝走向盛世繁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世民的赫赫功勋被后人赞赏,但是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即便是位居高位的李世民也不例外。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就是霸占弟弟的媳妇齐王妃。
齐王李元吉的王妃杨珪媚是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杨珪媚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世家大族的规矩礼仪更是烂熟于心,且不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连歌舞也有涉足再加上她的长相十分漂亮,跳起舞来令人赏心悦目。
虽然在史书中对杨珪媚的记载很少,但在《控鹤监秘记》中这样记载“其从子昌宗,年近弱冠,玉貌雪肤,眉目如画,其风采绝类巢刺王妃”张昌宗那可是武则天的面首,貌比西施人称“六郎美如莲花”在此将张昌宗类比齐王妃,足以看出齐王妃亭亭玉立貌美如花。
李元吉可以说长相十分丑陋,而为人也阴险狡诈,依仗着自己的权势,是出了名的纨绔弟子,他在一场宴会见到杨珪媚后便对她恋恋不忘,而后让皇帝赐婚,杨家不得不遵守皇命忍痛将女儿嫁给齐王。
起初李元吉还对杨珪媚敬重有加,但没过多久,就整天不着家,在外面花天酒地,齐王妃一人在这深宫里不免孤独寂寞。
在深宫中第一见到李世民,便被他身上的气质吸引到,再与那长相丑陋的李元吉一对比,齐王妃就更加迷恋李世民。
俩人经常见面幽会,在河边、山坡上手牵着手散步,一同在花园里赏花抓蝴蝶、放风筝在兴致高时,还会一起吟诗作赋,就如同情侣一般。
李世民登基后,便将杨珪媚接到宫中,杨珪媚面对突如其来的政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昔日温文尔雅的男人突然变成杀夫仇人,这样的落差让她难以接受,一连几天不愿意见李世民。
经过自己一段时间的调整,杨珪媚接受了这个现实,但她对李世民提出要求要其恢复李元吉的封号。李世民听后立即答应,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天下百姓觉得自己仍旧是重情重义,的皇帝而且可以赢得杨珪媚的芳心这样何乐而不为。
再见齐王妃一改往日的冷漠满脸笑容地迎接李世民的到来,看到美人重新恢复往常很是高兴,将她封为杨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唐太宗独宠她一人,在她的陪伴下李世民不断地陷入她的温柔,在日后还为李世民生下一子即曹王李明,李世民十分高兴将杨珪媚晋升为贵妃。
长孙皇后看到俩人整天缠缠绵绵心中很是不满,杨珪媚在宫中这么多年自然知道皇后忌惮的是什么,为了让皇后放下心中的不满她将儿子过继到李元吉的名下,这样就不会再有争夺太子的机会,皇后最终放下戒备。
公元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后宫无人主持,李世民借此想立杨珪媚为后,立即遭到魏征的反对。魏征利用晋文公纳自己的侄媳妇为妻的故事来警醒李世民,李世民听后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便放弃了这个想法。
公元649年,李世民去世,杨珪媚的地位一落千丈,宫里面的人看不起她用美貌夺得皇帝的欢心暗相嘲讽她,认为她从弟媳到贵妃一定用尽了手段,她最终被赶出宫中削发为尼,在寺庙中度过后半生。
霸占弟媳和其他女眷这种行为在道德上是不被接受的,但是作为一代皇帝,李世民必须为了巩固的地位作出各种决策。将家眷收入后宫不仅能挽回自己的形象、减少仇恨而且还能供自己享用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