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钱学森96岁大寿之际,寿宴现场高朋满座。忽然,钱学森看到角落中正坐着

运赛过去 2025-05-17 00:02:22

2007年,钱学森96岁大寿之际,寿宴现场高朋满座。忽然,钱学森看到角落中正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不禁离开了自己的席位,来到老人跟前,带着有些颤抖的声音问道:“您现在有几个孩子啦?”谁知,老太太的回答竟让他当场泪流满面。 2007年,钱学森96岁寿宴上,宾客云集,气氛热烈。一位白发老太太静静坐在角落,鲜为人注意。当钱学森走向她,轻轻问起她的孩子,她的回答却让这位科学巨擘泪流满面。 李佩1917年出生于江苏镇江,家境书香。1941年,她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正值抗日战争,国难当头,她目睹百姓流离,立志报国。1947年,她获康奈尔大学奖学金,赴美深造工业与劳工关系。在康奈尔,她遇见物理学家郭永怀,两人因学术与爱国情怀相知相爱,1948年结婚。郭永怀1909年生于山东荣成,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后赴多伦多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师从冯·卡门,1945年获博士学位。他在空气动力学领域成就斐然,提出奇异摄动理论,名扬国际。 李佩与郭永怀在绮色佳生活优渥,常邀学者讨论科学与祖国未来。1940年代,郭永怀与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结识,两人因共同理想成为挚友。钱学森常指导郭永怀研究,畅谈中国科技前景。1955年,钱学森冲破美国阻挠回国,他的归国信件激励郭永怀夫妇。1956年,郭永怀为避免移民局刁难,销毁未发表论文,携李佩与五岁女儿郭芹乘船返国,途经香港,抵达北京。 回国后,郭永怀任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与所长钱学森合作,推进力学研究,奠定中国科技基础。李佩放弃外事局工作,进入行政局,改善中关村生活条件。她见科学家子女教育匮乏,组织夫人授课,筹建中关村第一小学,解决后顾之忧。她还推动医疗、绿化等社区建设,被亲切称为“中关村的妈妈”。1960年,郭永怀投身“两弹一星”项目,领导爆炸力学研究,为国防事业贡献卓越。 2007年12月11日,钱学森96岁寿宴在京举行,宾客包括科学家、官员与学生,气氛庄重而温馨。钱学森备受尊敬,作为中国航天之父,他的贡献无人不晓。宴会上,他注意到角落里的李佩,90岁高龄的她白发整齐,气质沉静。钱学森走向她,问及她的孩子。李佩平静回答,她如今已无子女。此言让钱学森泪流满面,宾客无不动容。 李佩的回答背后,是沉重的个人牺牲。1968年,郭永怀在“两弹一星”任务中因飞机失事殉职,年仅59岁。1996年,他们的女儿郭芹去世,李佩接连失去至亲。她将悲痛化为力量,投身教育与社区建设。钱学森深知她的付出,这一声问答,承载了两人共同的奋斗记忆与对逝去友人的缅怀。他们的友谊始于美国,延续于中国科技事业的艰辛岁月,令人感慨。 李佩未因个人悲痛停下脚步。1978年,她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主任,教授英语,助力学生对接国际学术资源。1980年代,她推动中美物理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促进学术交流。1999年退休后,她创立中关村大讲坛,举办科学讲座,吸引居民与学者参与,成为社区文化地标。她的中关村故居书香弥漫,常有年轻学者求教,她耐心指导,分享经验。 1987年,李佩建立中关村老年互助服务中心,提供义诊、配眼镜等服务,关怀社区老人。她走访居民,了解需求,深受爱戴。2017年1月12日,李佩逝世,享年100岁。她的遗产包括中关村第一小学、大讲坛及无数受她启发的学子。钱学森2009年10月31日去世,享年98岁。两人与郭永怀代表了一代科学家的奉献精神,他们的故事激励后人。 李佩的坚韧令人敬佩。她不仅支持丈夫的科研事业,还为中关村的建设倾尽心力。她的英语教学为中国科技国际化铺路,大讲坛则让科学走进社区。钱学森与郭永怀的贡献奠定了中国航天与国防基础,他们的友谊与合作是科学史上的佳话。他们的牺牲与成就,提醒我们科技进步背后是无数个人的付出。

0 阅读:90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