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一红军战士被敌人追捕时,被好心农妇藏在家中。然而,听到敌人悬赏200

猫猫背茹茹 2025-05-17 19:18:24

1928年,一红军战士被敌人追捕时,被好心农妇藏在家中。然而,听到敌人悬赏200大洋时,农妇赶紧说:“红军就在我家!” 那年深秋的鄂豫皖山区,一场突如其来的伏击战打乱了红军的转移计划,时任红军某部指挥员的王树声带领队伍行至半道,遭遇数倍于己的国民党部队围剿。 密集的枪声在山谷间回荡,红军战士们边打边撤,最终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被迫分散突围。 浑身是伤的王树声跌跌撞撞跑进一座小山村,身后追击的马蹄声越来越近。 这时村口土墙后突然伸出一双粗糙的手,将王树声拽进农家院落。 58岁的农妇周代英顾不得满手的血污,迅速将这位素不相识的红军干部推进堂屋,这户人家的男主人王良喜曾是当地苏维埃主席,半年前被民团杀害在村口的老槐树下。 大儿子王政道三个月前跟着红军走了,此刻家里只剩下她和年幼的次子。 堂屋西侧的夹墙是王家为躲避匪患特制的藏身所,周代英扒开堆在墙角的稻草,露出仅容两人侧身的暗格。 她把王树声推进去,转身又把自己的二儿子塞进去,外头传来砸门声时,她正抱着柴草往夹墙外堆,手背被干枯的茅草划出几道血痕。 整村人很快被赶到晒谷场上,带队的国民党营长拎着驳壳枪,踩着装满银元的木箱高声悬赏。 两百枚银元在当时能置办三十亩水田,够普通人家吃用二十年。 晒谷场上却只听见北风卷着枯叶打转,裹着补丁棉袄的村民们低着头,像沉默的庄稼扎在地里。 当刺刀架在六旬老汉脖颈上时,周代英从人群里挤了出来。 她盯着木箱里白花花的银元,喉咙里挤出沙哑的声音:"老总说话算数?"这话激得几个后生瞪红了眼,要不是被枪指着,怕是要扑上来撕了她。 营长咧着嘴笑,枪管在她肩头戳出两个泥印子。 带着二十多个兵痞往家走的路上,周代英的布鞋沾满了泥浆,她指着堂屋角落的稻草堆,说人在里头藏着。 营长却退到院子里,拿枪逼着她把人带出来,夹墙里窸窸窣窣响动片刻,钻出个穿灰布军装的年轻人,帽檐压得看不见眉眼。 等队伍押着人走远,周代英瘫坐在门槛上,她刚把二儿子的衣裳换给王树声,又让王树声穿上死去丈夫的旧棉袄。 晒谷场方向突然爆出几声枪响,惊得檐下的麻雀扑棱棱乱飞,她摸着夹墙里剩下的半截红布腰带——那是大儿子临行前系在她腰上的。 三天后,麻城县的城楼上挂出个渗血的木笼,赶集的乡民回来说,里头那颗头颅看着像王家大儿子。 周代英攥着红布腰带在村口站到天黑,直到联络员带着王树声安全转移的消息传来。 二十一年后,已是共和国大将的王树声重返故地,他在低矮的土坯房前长跪不起,花白头发的周代英拄着拐杖,浑浊的眼睛里映着将军肩章上的金星。 屋里墙上挂着两张泛黄的烈士证,分别是她丈夫和大儿子的名字。 1928年冬的这次搜捕导致该村七人遇难,民政部1983年核发的烈士名录显示,周代英次子王政道生于1910年,牺牲于1928年11月,周代英于1951年被授予"红军母亲"称号。 信息来源: 1.《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史》(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2.《麻城县志·革命英烈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民政部《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民发〔2015〕47号)

0 阅读:188

猜你喜欢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