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将军在1955年授衔时仅为少将,居少将之首,彭总嫌低了,为此找过伟人。无奈他的资历的确较浅,不能晋中。据说解方很有才华,很有军事天赋,彭总对他很是赏识,他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军事人才。解方是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小四平镇人。 解方,1908年11月生于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小四平镇,原名解如川,字沛然。这地方山清水秀,原是清朝的围场,解方就在这儿长大。小时候,他就聪明过人,家里虽不富裕,但他特别爱听村里老兵讲打仗的事儿,立志长大要当兵保家卫国。 1927年,解方跑去日本留学,先在东京成城学校学日语和军事基础,1928年考进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期步兵科。在那儿,他学得可扎实了,战术、射击、骑术样样精通,成绩老是名列前茅。可1928年济南惨案一出,日本侵华的嘴脸暴露无遗,解方气得不行,拒绝跟日军第3师团第6联队去中国打仗,干脆辍学回国。1930年,他拿下学业,回国时满脑子都是报国的心思。 回国后,解方投身东北军,军事才华一下就显出来了。1931年11月8日,天津闹了日军搞的暴乱,解方当时是天津市公安局特务总队队长,带队平乱,干得漂亮,得了青天白日勋章,还被张学铭夸成“四大金刚”之一。1936年4月,他秘密加入共产党,同年12月掺和“兰州事变”,支持西安事变的抗日主张。这时候,他已经不只是个会打仗的,更是个有政治头脑的军人。 1941年,解方到了延安,当上中央军委情报部第三局局长,后来又去八路军120师358旅做参谋长。抗战胜利后,他跑去东北,干过东北人民自治军副参谋长、第四野战军12兵团参谋长,参与了辽沈、平津、衡宝等大仗。1950年朝鲜战争打响,他当志愿军参谋长,帮着彭德怀指挥作战,好几场关键战役都有他的手笔,军事才华那是没得说。 到了1955年9月27日,解放军第一次大授衔,57个准兵团级将领里,53个得了中将,贺炳炎直接封上将,可解方、袁也烈、段苏权仨人只拿了个少将。解方排在少将第一,地位不低,但彭德怀还是觉得亏待了他。据说彭总找到毛泽东,说解方这人能力强,功劳大,少将低了。可上面一合计,解方没红军时期的资历,革命时间短,硬是没升上去。 为啥解方只得了少将?主要还是资历问题。他1936年才入党,1941年到延安,比起那些爬雪山过草地的老红军,根基浅了点。再加上他老干参谋,没怎么独立带过大兵团作战,这在评军衔时挺吃亏。还有,他家背景也不简单,父亲是吉林大地主,在当时阶级斗争风气下,可能也拖了后腿。不过,解方能在少将里排第一,说明他的才干和贡献,大家心里都有数。 授衔之后,解方没闲着,转去搞军事教育,当过军事学院副教育长、高等军事学院教育长、副院长,还干过后勤学院副院长。他把战场上的经验教给学生,带出一堆优秀军官,对军队建设贡献不小。可惜文革来了,他被扣上“东北反党集团”的帽子,关了八年。出来后,他身体不行了,还坚持写《中共东北军地下工作史》和《西安事变史》,想把历史留下来。1984年4月9日,解方在北京因食道癌去世,76岁。 说起解方的才华,彭德怀那是真欣赏。他在朝鲜战场上当参谋长,彭总指挥作战全靠他出谋划策。有次彭总还说:“解方这人,脑子活,军事上很有天赋。”这话不是随便说的,解方从日本士官学校学来的本事,加上实战磨出来的经验,确实是德才兼备。可惜,历史这东西,有时候不光看本事,还得看机遇. 解方的故事,也让人不禁感慨:才华横溢的军事天才,咋就没爬上更高的位置呢?有人说,他性格太直,不爱拍马屁,也有人说,他运气不好,没赶上红军那拨资历。不过话说回来,少将之首也不赖了,起码证明他的能力,大家都看在眼里。
建国初,甚至有部分将帅手握几十万兵力,为何没一人敢拥兵自重?“老彭,你看这中
【3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