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8年前资金链突然断裂,老板贾跃亭竟把122亿债务甩给员工,直接跑路美国,谁料公司不仅没倒闭,400名员工还过上了神仙般的快活日子,不加班不内耗,工资按时发社保按时交,幸福感可谓超越国内90%的打工人!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17年夏天,贾跃亭突然消失在国内公众视野里,扔下个负债122亿的烂摊子跑到美国。 谁都没想到,这家快被压垮的互联网公司居然还能喘过气来。 现在不光给员工涨工资、搞四天半工作制,还摸索出套特别的管理办法,成了行业里独一份的案例。 要说贾老板这人的故事,得从2004年互联网刚火起来那会儿说起。 他眼光确实毒,抓住视频网站的风口成立了乐视。 那时候大伙都摸着石头过河,他愣是把公司从零开始做成了行业里的大哥。 最风光那阵子,乐视网的市值冲到了500亿美元,这数字搁现在看都吓人。 2014年贾老板又盯上了新能源汽车,本来想着能再创辉煌,结果这步棋直接要了公司的命。 转过年来还说要花10亿美元买优酷土豆,在台上拍着胸脯说三年内肯定超过阿里巴巴。 结果呢? 钱没挣着,债倒是欠下了一大堆。 到2015年底,公司欠的钱堆到122亿,欠债比例超过92%,股价就跟坐滑梯似的往下掉。 这时候贾老板干了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拍拍屁股走人了。 接盘的是融创的孙宏斌,这老兄砸进去150亿真金白银,结果接手后才发现公司财务窟窿比想象中还大。 最绝的是,孙老板居然从超市挖了个普通员工当董事长,这操作看得人直挠头。 新来的刘岩峰才32岁,啥管理经验都没有,六成股东联名反对也没拦住。 再说跑到美国的贾老板,人家可没闲着。 转身搞起了电动汽车,公司叫法拉第未来。 别说,还真让他弄出几辆样车来,还在美国上了市。 刚上市那阵股价冲到10美元,可后来承诺的量产车迟迟出不来,投资者们发现不对劲。 现在股价跌到3美元,贾老板自己也被踢出管理层,调去管什么企业文化,整天处理些鸡毛蒜皮的事。 国内这边乐视倒是起死回生了。 中层管理们抱团取暖,搞了个"职业经理人共治"的模式。 他们玩自黑营销可有一套,在APP上标"负债122亿",下载量直接冲到4.4亿次。 后来又改成"老板海外造车记",省了几百万广告费。 靠着《甄嬛传》这些老剧的版权费,每年躺着收上千万。 2021年公司现金流转正,营收4.68亿,还给400多号员工开25万年薪,社保从不拖欠。 不过乐视现在日子也没多滋润,2022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总负债还有223亿,资产负债率90.27%。 赚的钱基本都还债了,剩下只够发工资。 有意思的是,老员工们还惦记着贾老板,公司好转了还给他报喜。 贾老板自己在美国焦头烂额,哪顾得上高兴。 这事给大伙提了个醒:现在做生意光靠老板拍脑门不行了。 看看特斯拉有马斯克、阿里有马云,都是老板说了算。 可乐视这套大伙商量着来的办法,倒也在绝境里蹚出了活路。 贾老板的故事就像坐过山车,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倒是被他扔下的公司,硬是摸着石头过了河,成了个反常规的案例。 要说资本市场的记性可好着呢。 贾老板在美国画的大饼没人买单了,国内欠的债也还在那挂着。 乐视能活下来靠的是实打实的版权收入和精打细算,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到处撒钱的土豪了。 现在他们每周只上四天半班,这制度放整个互联网圈都是独一份。 员工们拿钱干活,不搞内卷,倒成了打工人眼里的香饽饽。 回头看这二十年,贾跃亭从县城小子混成互联网大佬,又从神坛摔下来成了老赖。 乐视从行业标杆变成反面教材,又在废墟里开出新花。 这里头有时代的机会,有个人的野心,也有市场的残酷。 现在这出戏还没唱完,贾老板在美国的造车梦能不能圆不知道,至少国内这个烂摊子,算是被那帮不服输的打工人盘活了。 对此您怎么看呢? 主要信源:(齐鲁壹点——乐视AB面:负债223亿,员工每周只干四天半)
乐视8年前资金链突然断裂,老板贾跃亭竟把122亿债务甩给员工,直接跑路美国,谁料
科技历史回忆录
2025-05-18 02:41: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