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佩服印度,莫迪宣布庆祝十天,还真是一副妙棋!现在网上很多人对于印度庆祝胜利

遥遥谈趣 2025-05-18 10:54:32

不得不佩服印度,莫迪宣布庆祝十天,还真是一副妙棋!现在网上很多人对于印度庆祝胜利不以为然,但是,不管是从区域局势,印度内部而言,搞庆祝还真是一个高招。为什么这样说呢?印度空军拉胯,这不用说了,但是印度宣布胜利,有几方面意想不到的效果。 先说内部政治这一块,莫迪心里清楚,印度老百姓对他的支持率已经开始往下掉了。2025 年 2 月的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自 2023 年以来首次下滑,经济增速从 6.7% 跌到 5.2%,卢比汇率创历史新低,老百姓口袋里没钱,怨言一大堆。 要是这时候承认军事失败,那还了得?反对派还不趁机把他拉下马?所以莫迪必须得转移矛盾。怎么转移?最简单的就是搞 “胜利叙事”。通过全国性的庆祝活动,把老百姓的注意力从经济烂账上引到 “民族自豪感” 上来。 你看,印度媒体铺天盖地报道 “英勇战绩”,老百姓上街挥舞国旗,连蛋糕店都推出 “阵风战机” 造型的甜点,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谁还顾得上琢磨物价涨了多少? 再看区域战略层面,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矛盾那是老问题了,这次冲突其实是印度主动挑事。但没想到巴基斯坦用中国的歼 - 10CE 和霹雳 - 15 导弹来了个反杀,把印度空军打得找不着北。 按理说印度输了,可莫迪偏要宣称 “胜利”,这背后有两层算计:第一,威慑巴基斯坦。印度高调庆祝,就是要告诉巴基斯坦,就算我吃了亏,也能把丧事办成喜事,你别以为占了便宜就能骑到我头上。 第二,争取国际舆论。印度向 70 多个国家通报 “胜利”,还把 S-400 和米格 - 29 拉出来拍照,就是想在国际上塑造 “军事强国” 的形象,尤其是给美国看。毕竟印度一直想当美国在南亚的 “战略支点”,得让美国觉得自己还有利用价值。 国际形象这块,莫迪政府更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印度这些年一直想入常,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可五常里除了美国,其他国家都不太待见它。 这次冲突后,莫迪高调庆祝,其实是想向国际社会展示 “印度能打” 的形象,虽然西方媒体像 CNN、法国《世界报》都报道印度损失惨重,但印度官方直接屏蔽了这些负面信息,还反过来指责中国媒体 “传播虚假新闻”,甚至把新华社和《环球时报》的账号都封了。 这招 “掩耳盗铃” 虽然滑稽,但短期内确实能给国际社会造成一种 “印度赢了” 的错觉,尤其是对那些不太关注南亚局势的国家来说,可能真会觉得印度又厉害了。 经济方面,莫迪也没闲着,印度这两年经济增长疲软,私人消费低迷,老百姓都不敢花钱。莫迪搞十天庆祝活动,其实是想刺激消费。你想啊,全国放假十天,老百姓上街游行、买国旗、吃庆祝蛋糕,这些都能带动消费。 虽然长期来看对经济没啥帮助,但短期内确实能让数据好看一点。就像 2025 年 3 月排灯节期间,印度零售额增长了 7%,就是因为节日促销刺激了消费。莫迪可能想复制这种模式,用 “胜利狂欢” 拉动内需,哪怕只是昙花一现,也能给经济打一针强心剂。 不过,莫迪这招也有风险,首先,纸包不住火,印度空军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巴基斯坦公布的战果和西方媒体的报道都摆在那儿,老百姓早晚得知道真相。到时候,莫迪政府的公信力只会更差。 其次,过度依赖民族主义情绪,可能会激化国内矛盾。印度教民族主义本来就很强,再这么煽动下去,穆斯林和其他少数族裔的处境会更艰难,搞不好会引发新的教派冲突。 最后,国际社会也不傻。虽然印度能屏蔽一时的负面消息,但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印度在 “丧事喜办”,反而会觉得印度虚伪,影响其国际形象。 总的来说,莫迪宣布庆祝十天,确实是一步险棋,但也是一步妙棋。它暂时稳住了国内局势,在国际上刷了存在感,还刺激了消费。 不过,这种靠谎言堆砌的 “胜利” 终究是脆弱的,印度要想真正强大,还得踏踏实实解决经济、社会问题,而不是靠自欺欺人的 “赢学” 过日子。 就像网友说的:“战场上没赢过,电影里没输过”,这种阿 Q 精神,终究成不了大事。

0 阅读:0
遥遥谈趣

遥遥谈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