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名31岁新疆烤肉串男子,在医院拦住11岁患儿的父母说道:“我这20

浅忆流年似水 2025-05-18 15:30:49

2003年,一名31岁新疆烤肉串男子,在医院拦住11岁患儿的父母说道:“我这200块钱,你们先拿着!”后来,这名男子对患儿母亲提出了一个要求,谁料,患儿母亲听到后,感到很为难! 阿里木江·哈力克出生在新疆一个普通牧民家庭,父母咬着牙供他读完高中。 后来他参军入伍,退伍后分配到供销社工作。 那些年乡亲们手头紧,买东西总爱赊账,阿里木江抹不开面子拒绝,时间一长账本越记越厚。 供销社领导催他去讨债,这活儿他可干不了,干脆把铁饭碗一撂,揣着攒下的几百块钱去了贵州毕节。 初到毕节那会儿,他在街边支起烤肉摊。 可没营业执照的买卖哪能长久,没几天家伙什全被没收了。蹲在马路牙子上犯愁时,旁边酒吧的刘老板塞给他一百块钱。 这雪中送炭的情分,阿里木江记了大半辈子,后来见着需要帮忙的人,总想起当初自己受过的恩。 转年四月,镇远县山里起了大火。别人都在往外跑,阿里木江抄起树枝就往火场里冲。 事后政府要给三百块奖金,他摆摆手说这钱该给更困难的人,转头又添上自己二百块积蓄,全捐给了当地小学。打那以后,资助学生成了他的心头大事。 2003年深秋,他在医院撞见周勇一家。 十一岁的娃娃浑身浮肿,父母正收拾行李准备出院。 阿里木江拦着不让走,硬塞过去两百块救命钱。后来听说孩子治病缺钱,他又跑到学校张罗募捐。 学生们掏零花钱,老师凑份子,愣是凑出一万多救命钱。 等周勇病好了,他还给下岗的周妈妈安排活计,预支工资帮衬着过日子。 毕节学院的老教授至今记得,2006年那个飘着孜然味的下午。 阿里木江拎着装满零钱的布包走进办公室,说要资助贫困生读书。 五千块钱全是一毛一块攒起来的,带着烤炉边的烟火气。 转过年来,他又扛着181个新书包翻山越岭,给大方县村小的娃娃们送去。 那些年但凡听说哪里遭灾,汶川、玉树、雅安,准能看见他忙前忙后的身影。 要说这人对自己可真抠门。同一件衣裳能穿四五年,顿顿饭就着凉水啃干馕。 可但凡碰上要读书的孩子,他掏钱比谁都痛快。 毕节城里受过他接济的学生,从小学排到大学,好些人毕业工作后学着他的样儿做善事,把这份心意传了下去。 日子来到2022年,五十一岁的阿里木江还在毕节老街烤羊肉串。 炉子还是那个炉子,只不过摊子旁边多了块“全国道德模范”的铜牌子。 有记者去采访,发现他这些年陆陆续续捐出去四十多万,到现在还租着三十平米的老房子住。 去年贵州电视台拍纪录片,镜头里他正给新入学的娃娃们发文具,脸上的褶子比年轻时深了不少,可眼睛还跟二十年前一样亮。 今年春天有人在抖音上刷到他,视频里老阿里正在给社区志愿者送烤馕。 评论区炸了锅,天南海北的网友都在晒故事——有说他资助过自己读高中的,有在灾区跟他并肩扛过沙包的。 最火的一条留言写着:“小时候吃过他烤的串,现在轮到我请老爷子喝酒了。” 要说这人图啥呢?有回喝多了马奶酒,他跟老乡掏心窝子:“咱没文化,就盼着娃娃们多念点书。 等他们出息了,能带着家乡往前奔,比啥都强。” 这话后来被刻在毕节助学基金会的墙上,旁边贴着他年轻时的军装照,胸前勋章亮得晃眼。 信息来源: 新华网《“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江》 央视新闻《道德模范阿里木江的十年助学路》 贵州日报《毕节好人阿里木江的新动态》

0 阅读:236

评论列表

用户60xxx50

用户60xxx50

3
2025-05-18 16:23

感动中国应该有他

猜你喜欢

浅忆流年似水

浅忆流年似水

浅忆流年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