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东莞殡仪馆内一具即将火化的“女尸”离奇复活,11年后返回故地报恩,摇

熹然说历史 2025-05-19 17:30:50

1995年,东莞殡仪馆内一具即将火化的“女尸”离奇复活,11年后返回故地报恩,摇身一变成国家一级书画家。 2006年4月,东莞艺术馆内人头攒动。一场名为"重生之路"的画展正在盛大开幕,展厅里挂满了充满灵性的山水画作品,笔触细腻,意境深远。 主持人站在台上介绍道:"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国家一级书画家陈翠菊女士,她的作品曾在韩国、美国等30多个国家巡回展出,并被多家艺术馆收藏。" 陈翠菊身着传统苗族服装,缓步走上讲台。她环顾着台下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深吸一口气:"11年前,我曾在这座城市被当作尸体送进殡仪馆。若不是一阵偶然的风吹起白布,若不是殡仪馆工作人员何亚胜先生的细心,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 台下一片哗然。 时间拉回到1995年7月27日,东莞市东湾殡仪馆火化室内。工作人员何亚胜像往常一样对一具女尸进行入殓检查。突然,一阵风吹过,掀开了盖在女尸身上的白布。何亚胜走过去准备重新盖上,却在这一刻发现了异常——女尸的肚子有微弱起伏,喉咙和手指还有细微颤动。 "这人还活着!"何亚胜大喊,立即叫来其他同事确认。检查后发现,这具"尸体"确实还有生命迹象!殡仪馆工作人员迅速拨打120,将女孩送往附城医院。 医生检查后表示:"患者情况危急,需要立即手术。"但眼前这位女孩浑身散发恶臭,瘦得皮包骨,五官模糊不清,更没有任何身份证明和钱财。 危急时刻,医院院长拍板:"不惜一切代价,把人救回来!" 就这样,医护人员夜以继日精心照料。三个月后,女孩终于苏醒过来。原来她叫陈翠菊,1977年出生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的一个贫困山村。17岁时,她渴望改变家庭贫困状况,家人卖掉原本要盖房子的木材,为她凑了200元路费。 陈翠菊回忆道:"刚到东莞时,我在一家电子厂工作。水土不服让我持续发烧,食堂饭菜又不合胃口。那时我太害怕花钱,也不敢向别人求助,只能硬撑着。"一天下班后,她头晕目眩地走到河边,看见一条倒扣的小船,便坐上去休息,不知何时昏倒在船下。数日后才被一名老船工发现,由于她身上没有任何证件,被当成"无名女尸"送进了殡仪馆。 陈翠菊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一封来自浙江金华的信改变了她的命运。信中写道:"你的经历让我很心痛,我想这是因为你文化不高的原因,我愿意供你读书,教你学画画,让你将有一技之长,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如果你愿意,可以带上弟弟一起来,我会承担你们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 寄信人是绘画老师陈仲濂。他被陈翠菊的遭遇深深触动,决定帮助这个命运多舛的女孩。 1996年6月10日,金华火车站人来人往。陈仲濂高高举着写有"陈翠菊"的牌子,焦急地等待着。当他看到从人群中走来的瘦弱女孩时,心里一震——眼前的陈翠菊瘦得像根竹竿,走路摇摇晃晃,好似一阵风就能将她吹倒。 "来,跟我回家。"陈仲濂接过她和弟弟的行李,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个死里逃生的女孩培养成才。 然而,新生活的开始并不容易。陈翠菊虽然逃过一劫,但身体状况仍然很差,体质虚弱,经常生病。陈仲濂的朋友见状直摇头:"这种情况,想学画画几乎不可能。" 但陈仲濂并未放弃,他鼓励陈翠菊每天锻炼身体。从此,陈翠菊养成了清晨5点起床,到公园锻炼的习惯。 身体的康复只是第一步,心理的创伤更需要时间愈合。来到新环境的陈翠菊异常自卑和胆怯,不愿与人交流,总是低着头默默走路。当同学们认出她就是媒体报道中"死而复生"的女孩时,背后的议论声让她更加封闭自己。 察觉到这一点,陈仲濂耐心地对她说:"同学们并没有恶意,只是好奇你过往的经历。你将自己封闭起来,友谊也会被拒之门外。" 学习绘画的道路更是充满挑战。对于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陈翠菊来说,理解绘画技巧并不容易。每当老师在美术课上讲解构图原理、色彩运用时,她总是听得一头雾水,远远落后于同学们。 挫折感一次次袭来,陈翠菊曾经气馁地撕毁画纸,摔下画笔,甚至想过放弃。她给以前打工的朋友打电话诉苦,朋友劝她:"学习那么辛苦还费钱,来打工吧,能挣到钱,这样就不会拖累陈老师了。" 陈翠菊心动了,决定离开。听闻此事,陈仲濂第一次对她发火:"你现在的生命是那些好心人给的,你当初说好要去报恩,现在不想了?" 这番话唤醒了陈翠菊,她想起离开医院时对医护人员的承诺:"我以后一定回来报答你们。"于是,她又拿起画笔,坚持下来。 1999年,经过三年刻苦学习,陈翠菊的绘画技巧日益精湛。陈仲濂鼓励她参加当地的绘画比赛。初次参赛的陈翠菊还有些不自信,陈仲濂坚定地说:"你可以的。" 当听到自己的作品获奖那一刻,陈翠菊喜极而泣:"原来,我真的可以。"这次获奖激发了她的天赋和潜能,此后她在陈仲濂的指导下屡获殊荣,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型绘画比赛中获奖,在韩国、美国等30多个国家巡回展出,并被多家艺术馆收藏。她本人也成为高级书画家、全国书画艺术家。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