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政府纸包不住火了!国大党对莫迪发难,要求莫迪政府明确告知印度到底损失了几架战机,印度宣传取得的战绩的证据到底是什么?5月21日,根据印度教徒报报道,全印度国大党委员会主席兼联邦院反对党领袖马利卡琼·卡尔格对总理纳莫迪的外交政策进行了严厉批评。印媒称,马利卡琼·卡尔格在国会反复询问,印度到底损失了多少架战机? 要聊这事儿,先得说说马利卡琼·卡尔格这个人。他可不是什么小角色,现任全印度国大党委员会主席,还是联邦院的反对党领袖。这位老兄在印度政坛混了几十年,政治经验那是相当老道。1942年出生在卡纳塔克邦,从基层干起,一步步爬到国大党的高层,靠的就是扎实的政治手腕和对民意的敏感。他跟国大党的渊源深得很,算是党内资深派,对抗莫迪领导的印人党一直不含糊。这次他跳出来质询战机损失的事儿,显然不是随便发脾气,而是有备而来。 卡尔格的政治生涯里,最让人记住的就是他对透明度和问责制的执着。他多次公开批评莫迪政府,认为现在的执政党太爱“捂盖子”,尤其是在国家安全这种大事上,老百姓有权知道真相。所以,当“辛多尔行动”后战机损失的传闻传得沸沸扬扬,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直接在国会里逼问莫迪政府。 这事儿得从2019年说起。那年2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又杠上了。2月14日,一伙武装分子搞了个自杀式袭击,炸死40多名印度准军事部队士兵,莫迪政府火速回应,2月26日派战机越境轰炸了巴基斯坦境内的所谓“恐怖营地”,这就是“辛多尔行动”。印度这边宣传得挺热闹,说炸死了几百个武装分子,行动大获成功。可没过两天,巴基斯坦反击,双方战机在天上干了一架,印度一架米格-21被击落,飞行员还被俘了。 这下热闹了。莫迪政府这边一口咬定行动完美,战绩辉煌,但巴基斯坦放出证据,证明印度战机被干下来了,还展示了飞行员被俘的视频。国际媒体也开始质疑,印度到底炸没炸中目标?战机损失到底有多少?官方说法是只丢了一架米格-21,可民间和反对党的传闻却说不止这点损失,甚至有人怀疑好几架战机没了影儿。莫迪政府呢?一直含糊其辞,既不给明确数字,也不拿硬核证据出来,搞得大家心里都打鼓。 国大党这次逮住机会,可不是单纯想找茬儿。作为反对党,他们早就看莫迪政府不顺眼,尤其是在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上。卡尔格在国会里反复问“损失几架战机”“证据在哪儿”,其实是想戳莫迪政府的软肋——透明度。印度号称世界最大民主国家,可要是连战机损失这种事儿都说不清,老百姓还怎么信你?国大党这边觉得,莫迪政府老拿“国家安全”当挡箭牌,遮遮掩掩,反而让人怀疑里头有啥见不得人的事儿。 再说了,这事儿还跟政治博弈脱不了干系。2019年“辛多尔行动”后,莫迪靠着强硬形象在大选中捞了不少票,印人党顺风顺水。可几年过去了,经济问题、疫情处理让莫迪的光环褪了色,国大党自然想借着战机的事儿翻旧账,把莫迪政府的“战神”人设拆个稀巴烂。卡尔格这次发难,既是给政府施压,也是给支持者打气,摆明了要抢回话语权。 莫迪政府这边呢,态度很硬气。他们一口咬定“辛多尔行动”是成功的,印度空军干掉了恐怖分子的老巢,至于损失嘛,只承认丢了一架米格-21,还说这是战争中难免的事儿。官方还反咬一口,说国大党拿这事儿做文章是“损害国家利益”,想给反对党扣个不爱国的大帽子。 但问题是,政府光喊口号没用,证据呢?当初吹得天花乱坠,说炸死了几百人,可到现在也没拿出啥像样的卫星照片或者情报报告。国际上好多分析都说,印度那次轰炸可能压根没打中目标,倒是巴基斯坦的反击实打实让印度吃了亏。莫迪政府越是不肯把底牌亮出来,越是让国大党和老百姓觉得这儿有鬼。 这事儿最大的争议点有两个。第一,战机到底损失了多少?官方说一架,可民间传言和巴基斯坦的说法都指向更多。印度空军这些年老旧战机不少,米格-21这种“飞行棺材”早就该退役了,事故率高得吓人。2019年那会儿,空军实力本来就捉襟见肘,要是真丢了好几架,政府肯定不想承认,不然面子往哪儿搁? 第二,战绩到底是真是假?莫迪政府拿“辛多尔行动”当宣传资本,可证据稀薄得可怜。巴基斯坦那边倒是放出不少实锤,比如被俘飞行员的视频和战机残骸,搞得印度这边很被动。国大党揪着这点不放,就是想逼政府把真相抖出来,看看是不是真像宣传的那样牛气冲天,还是其实就是个大乌龙。 这事儿闹到现在,已经不只是战机的事儿了,而是变成了国大党和印人党的一场政治大戏。莫迪政府要是处理不好,威信肯定得受损,尤其是在国家安全这种硬核领域。老百姓也不是傻子,你老说“国家机密”搪塞,谁还信你啊?反过来,国大党要是能把这事儿炒热,证明政府不靠谱,那在未来的选举里就能多攒点资本。 再说长远点,这场争论还牵扯到印度军队的现代化问题。战机老化、采购拖延,这些年没少被诟病。卡尔格质询的背后,其实也在逼莫迪政府正视这些老大难问题。透明度不高,问责制不强,迟早会拖后腿。
印度人为什么总觉得比中国强?原因很简单,你要知道,在印度,贪官上任之后根本不管你
【2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