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舜臣一箭毙敌,力挽狂澜。 北宋崇宁年间,河州战事吃紧。种朴将军战死沙场,

明月照心台 2025-05-25 18:14:45

王舜臣一箭毙敌,力挽狂澜。

北宋崇宁年间,河州战事吃紧。种朴将军战死沙场,宋军溃不成军,面临全军覆没的险境。万余羌骑穷追猛打,将宋军残部逼至险要隘口,士兵们士气低落,绝望弥漫。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名叫王舜臣的偏将挺身而出,他临危不乱,展现出非凡的胆识和精湛的箭术。

王舜臣,曾是西军种家将,后来官至兰州知州等要职,他英勇的事迹虽被历史尘封,却在《宋史·种世衡传》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次,他面对的是压倒性的敌军。他冷静地评估战场形势,发现羌军七名身披重甲的先锋骑兵正气势汹汹地冲杀过来,而他们的面部却是唯一的弱点。王舜臣沉稳地举起弓箭,连续射出七箭,每箭都精准地命中敌人的面部或要害,七名骑兵应声倒地。这雷霆万钧的一击震慑了敌军,他们攻势骤减,给了宋军喘息之机。

这只是这场惊心动魄战役的序幕。羌军稍作休整后,再次发起猛攻。王舜臣孤身一人坚守隘口,从下午三点到七点,整整四个小时,他连续不断地拉弓射箭,射出箭矢超过一千支,竟然没有一支落空!他拉弓的力度之大,频率之快,令人叹为观止。史书记载,他手指裂开,鲜血染红了衣袖。弓弦磨损了他的虎口,血肉模糊,但他依然坚持战斗,直到敌军溃不成军,宋军得以幸存。

王舜臣的英勇事迹令人震撼。学者推测,他当时的拉弓强度相当于每分钟举起180公斤的重物22次,这需要极强的臂力、精准的控制力和坚韧的意志。他以一人之力,扭转了战局,守护了宋军的生命,堪称冷兵器时代箭术的巅峰之作。

0 阅读:168

评论列表

考古

考古

2
2025-05-27 10:40

冷兵器射箭最远是哈萨尔三儿子脱虎,立碑的

猜你喜欢

明月照心台

明月照心台

明月照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