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谢楠前往陵园祭奠牺牲的战友,因一个举动被部队开除,并且之前的功绩也被取消。 2003年1月26日的夜晚,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里一片漆黑,没有路灯,只有山风在松树间呼啸。一个女人独自走在墓碑之间,手里紧握着一只打火机,微弱的火光在她脸上跳跃着,照出了她眼中的泪水。 她叫谢楠,此时已经是北京商界有名的女强人,人称"中关村二谢"之一。可这会儿,她蹲在一座座墓碑前,借着打火机那点光亮,一个字一个字地辨认着上面的名字。她在找一个叫赵勇的人,一个在1984年11月22日那个雨夜永远离开了人世的战友。 找了大半个晚上,谢楠终于在第957号墓碑前停下了脚步。墓碑上刻着:赵勇,贵州人,1984年11月22日牺牲。她从背包里掏出一瓶茅台酒,轻轻放在墓碑前,又摆上了从家乡带来的花圈。然后,她对着墓碑轻声说道:"赵勇,我来看你了,以后你别来找我了。" 说完这句话,谢楠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这个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女人,此刻像个孩子一样哭得稀里哗啦。她想起了那个梦,那个已经折磨了她15年的噩梦。梦里的赵勇满头是血,一遍遍地对她哭诉:"楠姐,我太饿了,太冷了。"每次从梦中惊醒,谢楠都会浑身冷汗,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撕扯着。 其实,这些年来谢楠过得很风光。大学毕业后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候,她下海经商,凭着比常人更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胆魄,在中关村闯出了一片天地。她住的是四星级以上的酒店,吃的是高档餐厅,有时候还会跑到澳门去豪赌一把。身边的朋友都羡慕她的成功,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 更让她痛苦的是,她不敢告诉任何人自己曾经是个兵,更不敢说自己打过仗。每当有人问起她的过去,她总是含糊其辞地带过去。她怕别人知道她曾经因为违纪被部队开除,怕给部队抹黑,更怕回忆起那些血淋淋的战场画面。 可是,有些东西是逃不掉的。1984年的老山战场,那个年仅16岁被截去四肢的小战士,那个在追悼会上让她情绪崩溃的瞬间,还有赵勇临死前对她说的那句话:"楠姐,能给我唱首歌吗?"这些记忆像钉子一样,深深地扎在她心里,扎得越来越深。 赵勇是她的同乡,两人在战场上很快就熟络起来。那时候赵勇想借15块钱给盲人父亲买台收音机,可谢楠手里虽然有15块钱,却只借给了他10块,自己留了5块以备不时之需。结果赵勇没能买成收音机,几天后就在那个雨夜永远地离开了。这5块钱,成了谢楠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1984年11月的老山前线,追悼会现场简陋得让人心酸。几十具年轻的遗体用白布裹着,整齐地摆放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最小的才16岁,最大的也不过35岁。谢楠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些昨天还在说话聊天的战友,如今却静静地躺在那里,再也不会睁开眼睛了。 追悼会进行得很匆忙,毕竟前线的情况瞬息万变,随时可能有新的战斗。指导员念完了悼词,大家默哀三分钟,按理说仪式就该结束了。可就在这时候,一声清脆的枪响突然打破了沉寂。 所有人都愣住了,齐刷刷地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谢楠举着一把手枪,枪口朝天,眼泪已经模糊了她的双眼。她刚才朝天开了一枪,为的是给战友们送行,让他们的灵魂听到这声告别的礼炮。 "谢楠,你在干什么!"连长大声喝道。部队有铁的纪律,不准私自开枪,这是每个兵都知道的基本规矩。可谢楠此时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她想起了赵勇临死前对她说的话,想起了那个被截去四肢的16岁小战士,想起了这几个月来目睹的一幕幕生离死别。 其实,谢楠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几天前,她四处寻找另一个战友的遗体,跑遍了各大陵园都没找到,只在一处墓园里找到了这支部队埋葬的其他烈士。当时她也是一时冲动,朝天开了几枪,算是为那个找不到的战友送行。那次连长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拍了拍她的肩膀,没有深究。 可这次不一样了。在正式的追悼会上私自开枪,这性质就严重了。更要命的是,后来部队发现,谢楠以为已经牺牲的那个战友其实还活着,只是失踪了一段时间。这样一来,谢楠之前那次开枪的事情也被重新提了出来。 部队的调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谢楠两次违纪开枪,严重违反了军纪。原本她在战场上表现不错,救治了不少伤员,部队还准备给她记功,甚至考虑让她火线入党。可现在,所有这些都泡汤了。不仅战功被取消,火线入党的资格也没了,最终在当兵的第三年被强制退伍。 消息传回家里,谢楠的父亲虽然心疼,但也知道军纪如山,容不得半点马虎。当年送女儿上战场时,他曾经说过:"你是我的女儿,上战场不能哭!"现在女儿因为感情用事违反军纪,虽然情有可原,但规矩就是规矩。 脱下军装的那一天,谢楠哭得像个孩子。她热爱这身军装,热爱部队的生活,更舍不得那些生死与共的战友。可她也知道,自己的冲动给部队添了麻烦,违反了一个军人应该遵守的纪律。
1988年,两山轮战期间,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英雄连长邱枢。此时,他背着冲锋枪,
【121评论】【9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