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年,病重的东海王刘彊向汉明帝发出求助:“臣命不久矣,恳请陛下允准一事。犬子刘政不堪大任,继承王位实非良策,愿将东海郡归还朝廷。”
这封来自鲁地的信函,字迹深浅不一,“臣命不久矣”处墨迹晕染,似是泪痕。汉明帝刘庄看完信,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面色凝重。 内侍禀报,东海王的使者已等候多时,尚书台王大人也求见,称东海郡事务紧急。刘庄宣召使者入殿,使者与匆匆赶来的王尚书擦肩而过。王尚书衣衫沾着雨水,顾不上擦拭,便急切地建议收回东海郡,以充实国库。 刘庄怒斥王尚书,命其稍安勿躁,先听听兄长的来意。使者颤声转述东海王的请求:刘政不务正业,若继位恐危及朝廷,愿献出郡中大部分土地,只求给儿子留个容身之所。王尚书冷笑,认为这是东海王的托词,质疑先帝的决定。 刘庄忆起建武十七年,兄长主动放弃太子之位,成全了他。他怒斥王尚书,反问当年先帝病重时是谁寸步不离地侍奉,河北发生流民暴动时又是谁倾尽东海的粮仓赈济灾民?王尚书哑口无言,只能强辩为朝廷着想。刘庄最终决定,刘政仍继承东海王位,但赏赐千两黄金和百顷良田,并派三名校尉协助治理。使者叩谢皇恩。
王尚书并未放弃,数日后,他联合朝臣上书,以藩王势力过大为由,再次请求收回东海郡。朝堂上,大臣们激烈争辩。一位官员弹劾刘政广建酒肆,与商人勾结,中饱私囊。刘庄要求拿出证据,官员呈上东海商户联名上书,控告刘政滥用职权,强征赋税,民怨沸腾。刘庄心情复杂,不愿相信兄长的侄子如此不堪,却又不得不面对铁证。另一位大臣则为刘政求情,认为他年少轻狂,或受人蒙蔽,此时收回封地恐寒了天下臣民之心。 就在僵持之际,鲁地传来更坏的消息:刘政与当地权贵密谋,意图私铸钱币。消息如同炸弹,引爆了朝堂。刘庄辗转反侧,想起幼时与兄长的美好回忆,如今却因刘政的所作所为陷入两难。 他决定召刘政进京,若其确有反意,决不姑息,但也要设法保全兄长的遗愿。
刘政进京后,矢口否认罪状,称证据系他人栽赃。王尚书则拿出鲁地豪强的证词和书信。 就在这时,侍卫来报,东海王驾崩了。朝堂寂静,刘庄悲痛欲绝。刘政痛哭,王尚书则再次请求收回东海郡。最终,念及兄长,刘庄下诏,让刘政继承东海王位。 虽然刘政日后因荒唐事迹被削减部分封地,但他最终执掌东海郡四十四年,得以善终,这与他父亲临终前的谋划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