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陆至今仍坚持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为首选,但美国军方以及台湾方面都炒作“解放军被要求2027年前具备攻台能力”。从2022年以来数次“围台军演”越来越逼真,越来越接近实战,美军印太司令帕帕罗认为“这不是在演习,而是在排练如何攻台”。 5月26日,港媒《南华早报》引述大陆军事杂志《船舰知识》5月号文章,指出该篇文章介绍解放军该如何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军事效果,当中列举三四十个关键“超临界”基础设施目标,并且举例若在最佳时机对这些目标打击,就可能导致台湾基础设施连锁崩溃。而透过“体系崩溃”战术,能够为“不战而胜”创造有利条件,符合《孙子兵法》所说“上兵伐谋”。 《船舰知识》文章特别介绍台湾发电系统,指出模拟显示,若对台湾三座主要发电厂同时发动攻击,北部将有99.7%的机率全面停电,若时间把握得当,可让系统崩溃加速向外扩散。至于最佳攻击台湾的时机部分,文章经考虑季节性与社会性因素,认为是“夏季台风来临前的上班日下午”。 “台风天发起攻击”,此设想经《南华早报》报道后在台湾引起极大震动,尤其把“台独”分子吓坏了,几乎所有绿营媒体都详细转载,多个绿营电视评论节目还专题讨论。 对此,列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的民进党“立委”王定宇今(27)日吹哨壮胆自我安慰,说什么面对这些混合在一起真真假假的文章,大家必须清楚的认知,解放军的战力虽然确实有提升,台湾要料敌从宽,但台湾也不要被心理战混合战所欺骗、影响,“比方说巴基斯坦跟印度的战果,是不是双方都有吹嘘的成分?很多都还没有得到证实,也要清楚的辨识。”至于解放军想要攻击台湾的关键基础设施、电、交通等设施,或者利用台风前夕、台湾大选之际,加大对台攻击形成骚乱,让台湾人民可以不战而降。所以,台湾在过去这几年对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维护,不管是资安、网路攻击或者实体的安全,都必须提升。 紧接着,王定宇学“土房哥”耍宝说,大陆利用台风前夕来攻击台湾,这个风险也确实存在,问题是,“你们(大陆)的气象预报准吗?你们能精准的预报哪一天叫做台风来袭的前夕吗?而且台风要到之前有个东西叫做外围环流,外围环流的时候军舰能出海吗?战机能飞吗?” 王定宇的质疑其实是“台独”分子心虚的表现,也是长期以来大陆军事威慑的必然结果。 关于“夏季台风前的上班日下午是解放军攻台最佳时机”的观点,从气象角度看,夏季台风前的窗口期确实存在一定战术价值。台风生成前2-3天,常伴随高云出现、雷雨停止、能见度提升等特征,此时海面风力可能尚未达到峰值,理论上为两栖登陆提供短暂窗口。 事实上,台军退役将领栗正杰也曾指出,7-8月是解放军两栖登陆的黄金期,因该时段台海盛行西南季风,利于舰艇由西向东顺风顺水推进。而台风前的气象条件可能进一步压缩台军防御反应时间——上班日下午的交通高峰可能延缓台军兵力调动,且台风预警可能分散其注意力。 不过,这一“最佳时机”存在显著风险,包括气象不确定性、作战效能折损等。因此,这一观点更多是理论推演,实际作战中需综合权衡气象利弊与战略意图。 解放军近年演训强调“全时待战”,但并非依赖单一战术窗口,而是通过常态化战备和全域作战能力实现战略主动。 针对台湾问题,无论选择何时行动,解放军已形成压倒性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台军“防卫固守、重层吓阻”战略面临多重制约:装备代差与更新滞后、兵力不足与训练弱化、战略纵深与后勤短板。台湾岛面积狭小,缺乏战略迂回空间。台军70%的弹药储备集中在西部沿海仓库,易遭解放军首轮火力覆盖。2025年“汉光”演习虽模拟“三航母攻台”,但台军反登陆预案仍依赖固定防御工事,难以应对解放军多波次立体突击。 当前两岸军力对比已呈现“大陆单方面优势”,解放军的作战选择更多取决于政治决断而非自然条件。台军若继续“倚美谋独”,终将陷入“技术代差无法弥补、外部援助远水难解近渴”的绝境。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在于坚决遏制“台独”分裂行径,而非讨论所谓“最佳攻台时机”。
【美军致命短板暴露,台湾人开始认真琢磨和平统一】自命为所谓“务实‘台独’工作
【5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