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800遍还是要说,抽动症其实并不复杂
元嘉聊健康
2024-07-26 12:10:46
我为什么一直在说小朋友抽动、多动?因为这些小孩并不是智商有问题,只是他们的前庭发育稍微缓慢了一点。他们其实都是正常孩子,都是聪明孩子。
--
但是现在的教育模式、养娃方式,对这些学习能力不是特别强的孩子,是不公正、不合适的。多动、抽动的小孩,他们现在的学习能力不强,不代表过了三四年,他们前厅功能发育完全了,脑子好了,学习能力就不会变强。
--
有个小孩,现在就在我们这儿看,焦虑症+强迫症。她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
因为老师让她去写字,一定要她写得非常标准、公正。如果不公正,老师就撕本子。她被撕过三四本本子后,她就开始有强迫症状。她一定要不断地写,不断地擦,不断地写,不断地擦。。。。
所以她就非常非常地害怕、紧张,然后绷不住了,就变成了焦虑症。那这个孩子的妈妈也很崩溃,因为家里姐姐也休学了。
--
所以现在讲多动、抽动,重点并不是说这是一个治//病的问题,而是现在的教育、家庭,给孩子的双重压力太大了。孩子做不好,老师就会打电话给妈妈,妈妈肯定会去批评孩子:“你怎么就不符合老师的要求??”但小孩的天性是开放的,外向的。
--
我就问妈妈:“你为什么你一定要让她写得工工正正的呢?为什么做作业一条线一定要用尺子笔直地画?写得不标准就被撕本子,正常小孩都过不去这个坎。”现在我们写字还多吗?连写信都快没有了。我们都是发语音、用电脑,以后说不定还会有脑机接合。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写字不重要,而是我们不应该把这一点压在孩子身上。
--
所以我们现在的养娃方式、教育方式还是偏死板的,不够灵活变通。那些本身心思不是特别成熟,或者是他的性格本身没有那么强烈的逻辑思维的小孩,在这种模式下,他该怎么办?怎么存活下去?
--
所以现在小孩抽动、多动、强迫、焦虑,不是小孩出问题,是我们养娃方式错了,是家长出了问题,特别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出了问题。我们家长改变不了老师,我们就要改变自己。我们要学会跟老师说“不”,要学会去和学校沟通。
--
父母是孩子的来处,是爱的起点,也是在被生活的风刀霜剑严相逼后的一条温暖的退路。 倘若父母都做不了孩子的港湾,他们人生的风雨又该何处去避?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