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知道的‼6⃣大抽动症恢复经验
元嘉聊健康
2024-08-20 14:43:20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频繁眨眼睛、挤眼睛,你觉得他是近视眼还是抽动呢?今天这一篇分享6条关于抽动症的建议,强烈建议你们放进收藏夹,时不时拿出来看一下。
--
很多家长在早期注意到小孩子频繁眨眼睛的时候,会带孩子去眼科检查,然后诊断为过敏性结膜炎。结果过段时间发现,小孩眨眼睛的频率越来越频繁,甚至出现吸鼻子、清嗓子、脖子一伸一伸、耸肩等等……然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孩子得了抽动症!
--
抽动症早期很多是由长期的、反复的过敏性疾病引起的,比如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等等。很多家长不知道,早期就把它当作单纯的过敏去治,结果就错过了最佳干预时间。
--
那什么样的表现我们要警惕是抽动呢?
如果你家小孩出现【持续一个月以上】的挤眼睛、做鬼脸、吸鼻子、清嗓子、耸肩……那你就要考虑是不是抽动了。这些行为不是小孩自己能控制的,而且你越提醒,他可能抽得越厉害。
--
如果你孩子是轻度的抽动,刚刚开始没多久,并且对正常生活没造成影响,那么下面6条建议你可以试一下,亲测有效:
--
第一是最重要的:视而不见。不管孩子抽不抽动,你不要盯着他看,也不要提醒他。你越紧张兮兮,孩子恢复得就越慢。大部分孩子到了高中就会自愈,所以你们千万不要努力错方向。
--
第二点:不要在孩子面前讨论他的问题。不管是在外面诊断也好,治//疗也好,或是在家里面讨论也好,都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进行,不要让他觉得自己是个“怪胎”。
--
第三点:炸鸡、巧克力、奶茶这种东西少吃。
--
第四点:电子产品少玩。不论是游戏机、电视剧还是其他的,电子产品都会加重抽动。
--
第五点:保证户外运动量和睡眠质量。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锻炼小孩的手眼协调能力,睡眠能促进大脑神经发育。
--
第六点,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减少孩子生病的频率。鼻炎、结膜炎、感冒、发烧等等,生病频率尽可能降低,病后小孩体质虚弱,抽动症也会爆发。
--
最后我想说,抽动症是一个来回波动的病,好了坏、坏了好……所有小孩都这样,所以家长真的没必要太焦虑、太自责。咱们只要做好长期调理的心理准备,严格遵守上面6条原则就行了。接纳孩子现状,减少对他的过度关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