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之后受寒了,不要忘记桂枝汤。 看过伤寒论的都知道,桂枝汤是第一方,张仲景变化

小甜甜谈养 2024-09-25 17:32:28

天冷之后受寒了,不要忘记桂枝汤。 看过伤寒论的都知道,桂枝汤是第一方,张仲景变化用的最多的一个方。 配伍很简单: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说的是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大白话来说就是应对外感风寒。患者恶风发热、汗出头痛、苔白不渴、脉浮缓或者浮弱。   桂枝汤对应的患者,平时就是脾胃虚弱的,有点像林黛玉,弱不禁风,说的就是这样的人。因为正气不足,所以容易受邪气侵袭。  这“恶寒”、“恶风”。这就是我们患了风寒以后,怕冷怕风的症状,是风寒的特点。   通俗的说就是一个人遭受风寒侵袭,流清鼻涕,鼻塞,打喷嚏,咳嗽,头痛,怕冷又怕风,全身酸痛时,通常是风寒感冒第一天或者第二天,可以用。要用的及时不然风寒会变化。   辨证要点主要是汗出的同时,烧不退。那如果完全不出汗,怕冷的厉害就是麻黄汤证了。 桂枝汤的服用方法是,服药后再喝一碗热粥,最好不过了。要是服用了2-3次还是没有出汗,就下地运动一下帮助汗出。   因为汗出才能病解,医理就是用药汗带出邪气。   不止是受寒感冒能用,有寒同症的都可以参考! 记得有个患者就是肩周炎,他犯肩周炎的起因,就是受寒、着凉。一凉,坏了,肩膀就不敢动弹了。 辨证是有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着凉有点咳嗽,还有点怕风,二便倒还正常,而且也不发烧、不发热。   其实就是有寒把血能冻凝住了,不通则痛,思路须散寒温经、活血通脉。 用的是附子和生姜、桂枝来温通阳气,把寒散出去,这个是主要任务。 然后白芍和当归养血活血,阳气到,血也要跟上,打通瘀滞。 生姜、大枣、炙甘草护脾胃,促进气血生化,相当于后勤提供充足的粮草。   最后加蜈蚣来走窜,善于搜剔伏风,通络止痛。#中医来了##中医#

0 阅读:0
小甜甜谈养

小甜甜谈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