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可惜了!
迈凌聊文学
2025-02-25 16:15:01
我的私人书单
之前和好友聊到明朝。他说,明朝太可惜了,本来可以拉出一根大阳线,再造一个汉唐盛世,继续领导全球五百年的。没想到天时地利人和一一丧失,政治科技文化全给西方做了嫁衣。
大明的一大遗憾,可能就是朱标的早亡,对大明影响太大。
明太祖朱元璋以布衣取天下,在位31年,殚精竭虑,希望建立万无一失的国家制度、规划传之万代的礼制法典,让子孙后代恪守勿替,以保天下的长治久安。
朱标是太祖选定的继承人。朱元璋为他打造了以蓝玉为首的,集合了傅友德、冯胜、王弼在内的超一流武将阵容,这些武将都全部跟随常遇春、徐达击败过元朝,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蓝玉更达到了明朝武人的最高功勋,曾率军直攻捕鱼儿海。但是,朱标病逝以后,朱元璋立马将这个大明最豪华武将集团屠戮殆尽,将傅友德等高级将领在内的1.5万全部铲除,不得不开始重新架构朱标病逝后的权力结构。
而洪武时期的“刑用重典”所造成严峻冷酷的政治气氛也一直颇受争议。
明史专家方志远在《走进明朝:从严峻冷酷到自由放任》一书中就专题探讨了朱元璋的治国理念“刑用重典”。
“刑用重典”是朱元璋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经历了一个由打击富民、扶植小农,重视民生、严惩贪吏,到为增加国库收入而剥夺富人及富裕地区、为维护朱氏江山而成批杀戮功臣及文人的过程。明太祖本人也发生了由底层民众代表向集权皇朝帝王的角色转换。
作者认为,在中国历史的场景之中,君主集权、中央集权乃是时势使然。自有“国家”之后,“国”与“家”便密不可分。明太祖好用严刑峻法固是事实,但主要是针对勋贵、官吏,并不滥及平民。由于缺乏自下而上的舆论监督,对于勋贵、官吏,只能依靠自上而下的严厉打击,这本是无奈之举。尽管在“刑用重典”的过程中,带来矫枉过正的伤害,却没有伤及明朝的“本根”。
纵观明朝,可以看到在一个政府的统治下,社会多元化和社会转型是如何在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下,在与政治权力相互作用下自发地产生。而在这个社会多元化的过程中,国家主导作用是如何逐渐弱化并最终缺失,致使社会多元化没有能够使明代社会转型到更高的发展阶段,却导致了社会资散和国家败亡?这是作者思考的问题,也力求用本书给予回答。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