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记者好不好?谈点感受
迈凌聊文学
2025-03-02 15:55:28
记录吧就现在
之前看到过一句话,有两种职业可以实现跨阶层接触圈子,一是秘书,二是记者。
记者代表的不仅是个人,更多的是所在的平台,具有传递信息、监督的职能,具有一定话语权。
1. 丰富的人际交往。记者会接触到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包括一些出场需要清场的人物。和各行各业优秀的人接触,的确会学到很多东西。我以前很喜欢采访企业家,喜欢写他们的创业故事。
还会了解很多有趣的信息。比如,在一次全国传媒年会上,我采访社科院的黄楚新教授。他告诉我,全国推行的媒体融合就是他提出来的。
2. 会走很多路。记者每天都在路上。当一两年记者后,你可能比当地人都了解这座城市。当然,除了在本地方跑,还有各种学习、考察、招商等需要天南海北跑。一个专题部做编导的同事吐槽说,她上午还在大西北,下午就到了沈阳。当时是拍一部抗美援朝的片子。
相应地,也会吃到很多美食。在采访时会很快把一个地方的美食吃个遍。
3. 广泛的知识面。做记者很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需要各个方面的知识储备,必须不断学习。比如,我为了给博物馆写文章,读了几十本文博方面的书;和书法界的打交道,看了很多书法艺术方面的书;财米油盐都是经济,所以要看经济方面的书……记者可以让人快速地成长。当然,前提是你愿意成长。也有人得过且过,工作十多年也只会写渣渣稿。
4.工作时间相对自由。记者不需要坐班,你想在哪里写稿子都可以,只需要把稿子交回来就可以。
5.待遇。主流媒体都是事业单位编制。除了体制内该有的工资待遇外,多一笔稿费。之前听到很多人说记者工作累收入低,那可能就是编外的临时工。我就只说稿费这一项,每个月从几千到几万的都有,还不包括各种作品获奖的奖金。
总体来说,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当你觉得收入低的时候,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到底产出了多大的价值。我很不喜欢那种稿子写得稀烂,却怪编辑打分打低了的人。自己几斤几两,心里应该有个数。
媒体行业是很注重个人能力的,只要有能力就会有回报。
当然,如果喜欢早九晚五工作的,就不要入这一行。因为假期不确定,别人放假的时候可能是你最忙的时候。这一行,离婚率、单身率都比较高。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