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的政治共同体构想
迈凌聊文学
2025-03-13 16:49:52
我的私人书单
在大学里,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政治共同体构想方面,青年马克思和黑格尔都认识到了政治共同体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都意识到当时社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构建或重构政治共同体来实现社会变革与进步。
在梁展的《寻找新的主体:19世纪的革命、政治与共同体话语》一书中,作者就探讨了西耶斯、黑格尔与青年马克思的政治共同体构想。西耶斯强调第三等级通过构建政治共同体来捍卫自身利益和实现社会变革;黑格尔认为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是个人获得自由和实现价值的载体;青年马克思则用无产阶级替代了第三等级,希望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新的社会共同体,以消除阶级对立和社会不平等。
西耶斯的政治共同体构想以第三等级为基础,强调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权利,其目的是建立一个以资产阶级为主导的政治共同体,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服务的。
黑格尔的政治共同体以国家为核心。他认为国家是伦理理念的体现,是绝对精神在地面上的行走,其基础是国家的普遍性和权威性,强调个人对国家的服从和忠诚。
青年马克思的政治共同体构想以无产阶级为基础,关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尤其是无产阶级的解放,其目标是建立一个无阶级的社会共同体,实现人类全面自由的发展。
在实现路径和方法方面,马克思主张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一个无阶级的社会共同体。他认为只有彻底的社会变革才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他强调个人在社会共同体中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认为只有在一个无阶级的、公正的社会共同体中,个人才能真正摆脱各种束缚,实现自由发展。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见解,如阐明马克思如何援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来拯救西耶斯的“第三等级”理论,以及用“无产阶级”概念来恢复“民族”的左翼内涵和世界性等。这些观点不仅挑战了传统的历史观和理论框架,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这是一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作品,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深入研究和细致分析,深入探讨了19世纪革命与政治的复杂性,为理解马克思思想的起源和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