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胡适27岁,去见未婚妻。他们订婚13年,从未见过。江家人都很高兴。而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4-02 14:22:06

1917年,胡适27岁,去见未婚妻。他们订婚13年,从未见过。江家人都很高兴。而未婚妻却躲在床上拉下帷幔,死活不肯相见。无奈的他,只好离开。在他临走时,却发现未婚妻的一个举动。从此胡适决定,与她相伴一生。 江冬秀14岁时,便与13岁的胡适订下婚约。 在一年一度的太子会上,江冬秀的母亲见到眉清目秀的胡适,便看上了这个少年女婿。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只是微微一笑,并不作答。 当时家乡风俗是:“宁可男大十,不可女大一。” 可真正的原因是,江家富裕,而胡家败落,冯顺弟不想高攀。 后来,江冬秀的母亲不死心,便找托本家叔叔来上门联姻,又找来算命先生说两人八字相合,冯顺弟也只好应允。 之后,冯顺弟写信给胡适回家结婚,可胡适拒绝完婚。 随着胡适的年岁渐长,他看到母亲在家艰难渡日,每逢过年母亲靠都卖首饰勉强渡过,他慢慢妥协了。 在他去美国留学的第二年,给江冬秀写了一封信:“前曾于吾母处得见姊所作字,字迹亦娟好可真……” 接到信的江冬秀又喜又悲,尚未出阁的姑娘不能执笔,况且自己又识字不多,便让别人代笔,可这封信整整两年后才到胡适那里。 胡适收到信后,便拍了一张帅照,印了6份,分别寄给国内的亲友,也寄给江冬秀一份。 随即家里也寄来照片,江冬秀站在胡适母亲身侧,他当时心想:“他教冬秀读书,冬秀为他具酒,夫妇耕读和乐,虽然不是琴瑟相随,倒也极具诗情画意。” 一天,胡适想见江冬秀一面,却被告知偶感微恙,尚未痊愈。胡适等不及了,他一下跑到江冬秀的家里。江家赶紧招待这个,来自美国的乘龙快婿。 席间,胡适要求与江冬秀见一面,然后再议婚期。 江冬秀的哥哥耘圃带他去了江冬秀的闺房,不曾想却被拒在门外。 此时,江家楼上楼下聚焦了很多人,大家都一想目睹洋姑父的风采,着实令胡乱尴尬。 没办法,他又找来姑婆去劝江冬秀,姑婆带胡适进屋,而江冬秀却躲在床上,帷幔拉得严严实实。 见状姑婆去强拉帷幔,却被胡适拦住,自己退了出来。 胡适临走时发现帷幔隐隐在颤动,好像江冬秀在哭诉多年等待与辛酸。 江冬秀很委屈,胡适在外多年,家中流言悲语四起,还曾有人向她喊:“糜先生不会回,他在美国娶洋女人,都生下浑身是毛的小洋人了。” 江冬秀听过之后泪流满面,她拿起竹竿追了出来,可惜小脚女人跑不快,于是他只好蹲在地上放声痛哭。 她擦赶眼泪,转身去了婆婆家。她从一个十指不沾洋春水的小姐,到了婆婆家后五点起床喂鸡喂猪打扫庭院。 母亲知道后心疼不已,便掏出私房钱买个叫梅香的丫鬟,来替江冬秀赶活。 所以,胡适吃了闭门羹,但他并不怪江冬秀,他懂未也阁的姑娘,不能随便相见的道理,也懂她的苦楚。 回家后,家人问新人怎么样?胡适谎称,见过了,很好。 不久,身穿西服的胡适,娶了穿花袄的江冬秀。 从此,两人相伴一生。 胡适是民国少有的,终身与包办婚姻原配一起生活的人。 胡适在写给好友胡近仁的信中曾说:“吾之就此婚事,全为吾母起见,故从不曾挑剔为难。今既婚矣,吾力求迁就,以博吾母欢心。” 江冬秀是一个大字不识几个,小脚女人。 胡适一生荣获36个博士学位,是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从外在和学识来看,他们是不像配的,从胡适的抱怨来看,他俩是没有爱情的。 可很多婚姻就是如此,有太多都不如意。 平凡的幸福,远比轰轰烈烈来得踏实。

0 阅读:43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08

用户10xxx08

1
2025-04-03 07:53

炉馍馍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