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朱元璋出巡遇见一位老妇。她拦住朱元璋,痛骂:“忘恩负义!”谁知,朱元璋不仅赔礼道歉,还重重赏赐了老妇。 老妇只是一个沿路乞讨的可怜人,可她唯一的儿子,为了救朱元璋,赔上自己的性命。 老妇的儿子,叫韩成。 当初,朱元璋投奔郭子兴红巾军,韩成也慕名前来。 第一次见面,朱元璋就十分喜爱他,不为别的,单是长相就对他的胃口。 韩成的外貌,酷似朱元璋,二人就像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凭借这层关系,再加上胆识过人,韩成成了朱元璋的心腹。 1363年,陈友谅率领六十万大军发难洪都,朱元璋急忙率二十万大军回援。在进鄱阳湖时,朱元璋的战船被击沉,处于被围之势。 陈友谅部下陈英杰放话威胁:只要朱元璋自尽,就放其他人一条生路。 此时,孤军奋战的朱元璋感叹:“孤舟被围,势不能动,虽有神鬼,亦何能为。” 他立马回去写遗书,准备自刎于船头,以换取数万人生机。 韩成不忍,力劝朱元璋:“若是主公死在今日,无数将士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我和主公样貌相似,就让我替主公走这一遭吧。” 说完,他抢下朱元璋的衣冠,穿在了自己身上,又冲去了船头,大声呼喊:“陈将军,若是你放了我的部下,我便投江!” “朱元璋”跳江而亡,陈英杰派人去打捞之际,朱元璋抓住机会,彻底打响了反击战。 最终,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取得胜利,奠定了天下格局。 五年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对开国功臣进行论功行赏。这些人里,唯独没有韩成。 或许对别人来说,韩成是个无关紧要的人物。可作为儿子,他却是老母亲在这个世上的唯一血脉。 没有儿子的照顾,韩母无依无靠,只能靠乞讨为生。 有一天,朱元璋来这里出巡,浩浩荡荡的声势吸引了韩母的注意。 得知是儿子拼死救下的朱元璋后,她立马拦住御驾,用手指着朱元璋,痛骂道:“忘恩负义!” 朱元璋下令,将老妇押上前来。 老妇满心委屈无处诉说,这下一股脑全吐了出来,大意就是“我儿子为国立功,你怎能如此对他”。 朱元璋安慰了老妇几句,又问:“敢问您儿子是?”老妇哭着说出“韩成”两个字。 这两个字,终于敲开了朱元璋的回忆之门。韩成为了救自己,投身冰冷的江水中,朱元璋始终都记得他。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忙为侍卫的无礼对老妇赔礼道歉,又重重赏赐了老妇,以告慰韩成在天之灵。 回宫之后,朱元璋立刻追封韩成为高阳侯。过些日子,他派人将老妇接进皇宫,直到高阳侯府建成,才把老妇送了回去。 其实,朱元璋并未忘恩负义之人,起码在明朝刚建立时不是。 只是他身为皇帝,一人心中装着天下事,难免有所遗忘。 幸亏这次遇见,虽然让朱元璋挨了骂,不过能让老妇安度晚年,也算是对救命恩人韩成有个交代了。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不论是谁,不论是什么身份,我相信他都会感激当初那个帮助自己的人,因为人性中总会有闪闪发光的地方值得我们向往!
一天,朱元璋出巡遇见一位老妇。她拦住朱元璋,痛骂:“忘恩负义!”谁知,朱元璋不仅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4-02 14:25:19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