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31岁的阎锡山在岳父的安排下纳妾,洞房花烛夜,阎锡山对14岁的小妾:“纳你是为传宗接代,我和原配,你的姐姐才是真爱。”谁知,17年后,事情走向了另一个结局。 此时14岁的小妾徐兰森,还很懵懂,她知道自己是来传宗接代,不懂丈夫为什么还要特地强调。 阎锡山接着说:“为了你姐姐,我的原配夫人着想。以后就算生了孩子,也只能叫你姨,得叫她妈妈。” 徐兰森依旧乖乖点头。看她这么乖,阎锡山松了一口气,要不是岳父做媒牵线,他也不想纳妾啊。 此事的从头说起,早年间,16岁的阎锡山娶妻徐兰青,二人青梅竹马,感情甚笃,要说遗憾,就是结婚十几年,一直没有孩子。 后来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妻子无法生育,可阎锡山不在乎,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那个时候,他也年轻,忙着和父亲外出打拼,后来经历一番波折,总算出人头地。 1914年,阎锡山已贵为山西都督,他的祖父生病了,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没看到重孙子,多少有些遗憾啊!” 老人家走了,留下遗憾,让现场所有的人,都觉得痛心。徐兰青更是内心自责,没有生下孩子,的确是她的错。 徐兰青的父亲徐一敬也在场,看着女儿痛哭流涕,他也心疼。可长者都留下遗言,那阎锡山就得有孩子。 徐一敬后来拉着女儿,避着人悄悄商量:“女儿啊,现在情况就是这样,为了掌握主动权,咱们得先给姑爷纳妾啊。” 徐兰青呆呆望着父亲,无法理解他在说什么。 徐一敬以为女儿不乐意,立刻急了:“你主动纳妾,这样你的地位,才不会动摇啊,姑娘。” 徐兰青总算明白过来,点头同意。可夫妻之间,一旦夹杂了旁人,关系就渐渐一去不复返了。 徐一敬回家后,物色了一个下属的女儿,将她认为干女儿,改名徐兰森。 对于下属而言,女儿就算是去给人做妾,那也是山西都督家,也算是高攀了。 双方皆大欢喜,至于女孩徐兰森,小女孩慕强,在父母的灌输下,也有点小小的期待。 于是阎锡山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等岳父主动提出为自己纳妾,连人都选好了的时候,他的反应是,妻子会不会难过。 可看岳父信誓旦旦,他就勉为其难接受了,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于是洞房花烛夜,想到刚刚催自己进婚房的妻子,阎锡山对着徐兰森提出了:“以后孩子只能叫你阿姨”的要求。 看着乖乖点头同意的小姑娘,阎锡山也觉得满意。 事后,阎锡山主动把自己的要求,告诉了妻子徐兰青。果然,妻子感动落泪,直言:“将来妹妹生了孩子,一定好好对待孩子们,做个好妈妈。”阎锡山更满意了。 日子过去十几年,徐兰森不负重望,先后生下了五儿一女,不过其中有二儿一女不幸夭折,三个儿子,分别取名志宽、志敏、志惠。 孩子们渐渐长大,相处也算和睦。可随着长大,私下里,也很想亲近自己的生母。 阎锡山和徐兰青的关系在这十几年里,一点一点的产生了裂痕,大家都假装看不到。 阎锡山一开始心痛妻子,常常带她出入各种社交场所,甚至对她言听计从。可这样的爱情,因为补偿的心里,已经变质。 在徐兰青一次次推着阎锡山去徐兰森房间休息,到阎锡山顺水推舟,再到他不自觉的去徐兰森房里。他们的爱情已如镜花水月般,遥遥不可及了。 1930年,中华大地战乱频发,混战中,阎锡山带着徐兰森和三个孩子逃亡大连。 此时的徐兰青因在家侍奉公婆,就留在了山西。 谁知,等一切太平,丈夫带着妹妹和孩子们回家后,她惊讶地发现,孩子们已经改口叫妹妹为“妈妈”。 徐兰青不明所以,她深呼吸,告诉自己淡定,去问丈夫。此时,阎锡山诸事不顺,一听妻子追问这么一点小事,特别不耐烦:“没错啊,就是孩子的亲妈,叫叫妈妈怎么了?” 徐兰青听着丈夫不在意的话语,她出离愤怒了,这么多年,就是靠着这个承诺过活。现在丈夫轻描淡写,那她这么多年的牺牲算什么? 于是徐兰青找到公婆,请求他们做主。谁知,公婆竟然异口同声:“小青啊,就是个叫法而已,以后让他们叫你“波”不就行了,都是妈妈呀。” 徐兰青感觉此时的自己孤立无援,这么多年的付出,得到这样的结果,女人不生孩子就是原罪吗? 徐兰青觉得这样的日子,一天也过不下去了,看着丈夫晚上也没过来安慰自己,直接去了妹妹房里,看着孩子亲切地称呼妹妹为妈妈,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外人。 徐兰青顿悟了,从她出让丈夫的一刻,这一切都已经注定,于是她决定放手,她搬到了太原通顺巷的私宅里,从此一个人过。 对于徐兰森而言,开始的时候,的确没有这些想法,可随着孩子们长大,丈夫的心,一点点地来到自己身上,尤其在大连,单独相处的日子里。 她的心思活动了,于是试探着跟丈夫说,想让孩子们喊妈妈,谁知,丈夫一下就同意了。 后来,姐姐的退出,的确让她和丈夫阎锡山双宿双飞,也是算另一种人生的成功吧。 想来齐人之福,不是那么好享,一切的因果早已注定。对于阎锡山而言,也算有情有义了吧,可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是他呢!
1958年,71岁的蒋介石终于答应见张学良。11月23日下午17时左右,在大溪,
【6评论】【4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