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寡妇曹氏的酒馆,瓢泼大雨中,曹氏摸着滚圆的肚子,扶着门框,慢慢地跌坐在冰冷的地上,眼泪如雨珠似的顺着脸颊滑落。 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当上皇帝后,尽管坐拥了无数的江山和万千的美人,可是他总觉得这样日子差点名堂,总少了点什么。 直到有一天,他下朝了之后来找皇后吕雉,在那里看见一个盘着发的嬷嬷,他这才想起,自己在民间还有个初恋曹氏。 刘邦之所以能成为王,正是因为破釜沉舟的果决,尤其是想做的事情,他向来不懈怠。一想起她,便立马出宫去寻她。 他到的时候,曹寡妇正端着盆出来往外倒水,刘邦急忙闪身,水都落在了地上,曹寡妇一见,吃了一惊,激动地盆掉在地上发出“哐当”一声。 两人相看良久,曹寡妇凝噎,本想说些什么,屋里的孩子这时饿哭了,曹寡妇把吃食摆在炕上,刘邦跟着进屋,和他解释了自己给孩子已经取了名,叫刘肥。 刘邦看着曹寡妇摆盘,发髻盘地似那嬷嬷似的,多少年都没变过,又看她给自己生下的孩子,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内心百感交集,忙说带她入宫享受荣华富贵,他没想到的是,曹寡妇拒绝了,只说把儿子带入宫中,好生待他即可。 刘邦废尽口舌,还是说不动她,于是作罢,带着儿子刘肥进宫。但是午夜时分的时候,他还是会想起那年的曹寡妇。 那年刘邦和曹寡妇在一起的时候,他还不叫刘邦,而名刘季。三十多岁的刘季整天游手好闲,闯荡时没遇上机遇,到头来只落了个泗水亭亭长当当。 那时,曹氏刚死了男人,那些没结婚的男人虎视眈眈,向来游手好闲的刘邦也不例外,他赶走了其他男人,自己堂而皇之的在曹氏这里住了下来。 曹氏是家小酒馆的老板娘,经常站在门口迎来送往,虽没了丈夫但韵味犹存,风情万种。或许是因为因为刘邦这个指向标的照拂,不仅多了许多生意,捣乱撒泼的人也少了,比起其他的小酒馆,自己的酒馆足以让她生活的畅快些。 于是曹氏对他要特殊些,而且刘邦本人也是极具人格魅力,两人独处久了,干柴烈火,火花四溅。 刘邦对远方的权是极具渴望的,所以他把爱和性分得很清楚,爱欢愉,没想过和曹氏结婚。 他们之间平衡倾斜,全在于沛县的县令好朋友吕太公的乔迁之喜。那天,他替曹氏教训前来捣蛋的人,回途时,见一大门大户正张灯结彩,问自己身边的小弟,得知了前因后果。 于是看向身边的小弟问他饿了没有,小弟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便如实答道。刘邦说那我们进去吃一顿,小弟只来得及露出惊讶的表情,便急忙跟着走远的刘邦进去。 吕太公有名,请得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像刘邦这种没带礼物的太少见,尤其是还理直气壮地说了句“泗水亭亭长携一万钱赴宴。” 吕太公看着双手空空如也的刘邦,在说完后,带着一个人坐下大快朵颐,感觉到很意外,这时县令在他耳边,说了刘邦的情况,把他的无赖和失意依旧高傲的性格说得一干二净。 吕太公听完,眼睛立马一亮,心里有了计划,和县令低声说,“这个年轻人不是简单之人,他不会停留在这个小地方。” 翌日,他即刻上门和刘邦的父亲商议,若是刘邦上门提亲,立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刘邦的父亲和他本人都非常高兴,把这桩婚礼当成飞黄腾达的跳板,也就是这时,刘季改名为刘邦。 只是刘邦对曹氏做不到不辞而别,他虽然贪财好色,曹氏不过是他闲里偷欢的玩物,可她也是他失意时的慰藉,于是还是打算前往一趟,两人就该分开了。 可不出所料的是,她拒绝了,不愿意断了关系。刘邦不可能为了女人放弃前途,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寡妇曹氏的酒馆,瓢泼大雨中,曹氏摸着滚圆的肚子,扶着门框,慢慢地跌坐在冰冷的地上,眼泪如雨珠似的顺着脸颊滑落。 刘邦和吕雉成婚后,得到自己的贵人岳父的帮助,果真很快飞黄腾达。第一次,曹寡妇留他,是因为她知道自己对刘邦是有情的。第二次,曹寡妇不跟他,是因为她知道枪打出头鸟。 正是因为她的睿智,她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她对刘肥的谆谆教诲,让他不争不抢,在获得最少利的条件下,既被蛇蝎美人吕雉亲自邀请进宫,又获得了善终,这是历史上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成功的反击战。
刘邦为什么一统天下那么快?
【4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