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洞房花烛夜,26岁胡适紧张地坐在婚房里。新娘江冬秀主动开口:“干坐着干嘛!咱们开始吧!”胡适一脸疑惑地说:“怎么开始?”江冬秀被问得羞愧地低下了头。 1917年腊月十六,绩溪上庄的积雪压断了胡家老宅的梅枝。 26岁的胡适盯着婚床上绣着鸳鸯的缎子被,手指无意识地抠着长衫第三颗盘扣。 江冬秀一把扯下红盖头。这个27岁的新娘脸上扑着厚厚的粉,鬓角还粘着没擦净的汗渍。 胡适手里的诗集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时眼镜滑到鼻尖,露出满是困惑的眼神:"怎么开始?"江冬秀瞬间从耳根红到脖子——她以为留洋回来的博士什么都懂。 十三年前订婚时,胡适连江冬秀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1904年他还在读私塾,母亲冯顺弟指着江家送来的庚帖说:"这姑娘能伺候我喝三年药。" 后来他去上海念新式学堂,每次放假都绕路躲开江村。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草坪上,韦莲司的裙摆扫过胡适的西装裤。 这个艺术系教授的女儿,总爱光脚踩露水,他们曾在暴雨里狂奔三英里,就为看一道彩虹。 1916年胡适收到母亲病危的家书,信纸里夹着江冬秀亲手纳的鞋垫。 洞房里的龙凤烛爆了个灯花。江冬秀突然起身解开嫁衣上面的扣子,露出里面月白色的衬裙。 江冬秀从枕套里抽出本账册。"去年收的三十担租子,被二叔吞了五担。" 她蘸着泼洒的酒液在桌上画田亩图,指甲缝里还留着搓麻绳的茧子。 三个月后北大开学,教授宿舍堆满未拆的行李。 江冬秀蹲在地上拆包裹,麻利地把胡适的西装,按颜色挂进樟木箱。 1923年杭州烟霞洞里,曹诚英给胡适剥莲子。 这个离婚的表妹指尖沾着山雾,写的白话诗比他的《蝴蝶》还灵动。 江冬秀抄起菜刀砍向儿子房门。"先杀两个孩子再自杀!"她吼得北平四合院的瓦片都在震。 胡适从书房冲出来,眼镜腿都摔歪了。 抗战时在美国当大使,胡适月薪五百美元全寄回家。 江冬秀在沦陷区用这笔钱养活三十口亲戚,还倒腾古董赚出套四合院。 有次她汇错款多给了车夫十块钱,连夜坐黄包车追到天津卫。 这段始于包办、终于共生的婚姻,既是新旧文化碰撞的微观样本,也是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生存智慧。 江冬秀以务实打破书生气的桎梏,胡适以包容消解理念的冲突,共同书写了,民国婚姻史上罕见的“反叛式和谐”。 正如胡适所言:“冬秀是旧时代的产物,却用新时代的方式爱我”。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1915-1962)》,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卷、第8卷
1917年,洞房花烛夜,26岁胡适紧张地坐在婚房里。新娘江冬秀主动开口:“干坐着
寒星破晓光淡
2025-04-04 00:44: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