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一名男子在西藏某山头使用无人机拍摄时,被4人团伙要求缴纳80

君旭和趣事 2025-04-04 18:14:55

2025年4月1日,一名男子在西藏某山头使用无人机拍摄时,被4人团伙要求缴纳80元“拍照费”,对方自称承包了山头但无法出示合法手续。男子拒绝后,对方砸毁其无人机遥控器(价值5999元)及显示屏,并威胁其安全。男子报警后,警方介入并协调赔偿设备损失,但涉事团伙是否被追责尚未明确。事件曝光后,西藏文旅部门的社交媒体账号被网友“攻陷”,质疑当地旅游管理存在漏洞,并要求明确无人机拍摄规范。部分网友表示对西藏旅游安全性的担忧,甚至考虑取消行程。 西藏其他类似违规收费案例:卡若拉冰川景区事件(2023年),游客在349国道停车观赏风景时,遭景区工作人员阻拦,要求购买门票才能拍照或停留。当地文旅局明确回应称国道属公共区域,禁止收费,并整改处理相关责任人。后续通报显示,涉事工作人员因违规干扰游客被严肃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旅游法》,国道及自然景观资源属于公共财产,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权私自圈占收费。此类行为被定性为违法。 部分景区通过强制收费牟利,如广西北海曾曝出“黑旅游团”上车后加收费用,涉事人员被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此类行为虽能短期获利,但严重损害地区旅游形象,导致游客流失。多数网友谴责此类行为,认为其破坏旅游体验,并呼吁加强监管。例如,卡若拉冰川事件中,网友讽刺“冰川是景区家的吗”,要求依法追责。 西藏文旅部门在类似事件后通常采取整改措施,如设立游客服务中心、加强执法巡查等。但部分案例显示,赔偿或行政处罚未能完全平息公众对追责不力的质疑。若遇类似情况,应及时报警并保留证据(如视频、照片),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同时建议出行前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景区规定,避免纠纷。 西藏旅游乱象集中表现为违规收费、暴力威胁等问题,根源在于部分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及监管滞后。尽管官方已介入处理,但需进一步强化执法力度、公开透明处理结果,并建立长效监督机制,以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游客权益。游客也需提高警惕,合理维权。

0 阅读:63
君旭和趣事

君旭和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