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主老来得子,本是喜庆之事。怎料,在孩子三岁时,竟得了怪病高烧三天后,全身长满黑色脓包,奇痒难忍。财主请遍名医,仍久治不愈。不久,一个穿着道士服的男子前来借宿,了解情况后,发现门口丫鬟有点不对劲,便从随身带着的包里抓出一把糯米洒了上去。 这位姓王的地主,是辽东有名的富户,坐拥良田千顷,资产巨万。可他一直有个遗憾,就是没有男孩继承家产。 王老爷有10几房姨太太,女儿生了不少,就是没有儿子。王老爷整日在家烧香拜佛,祈求上天能给自己送个大胖小子来。 而且,每年都拿出大量的银两捐赠给当地的寺庙和道观,人称“王大善人”。 王老爷56岁那年,生了场大病,眼看就要与世长辞,迷信的他,找高人一算,按生辰八字娶了个16岁的黄花大闺女冲喜。 神奇的是,原本奄奄一息的王老爷竟然又变得生龙活虎。 更让王老爷开心的是,一年后小妾竟然怀了孕,并顺利诞下一名男婴。 王老爷喜极而泣,兴奋地跑到各大庙里去还愿。 老来得子的他,希望儿子能健康长寿,就给他起名为王康寿。 王老爷对孩子可谓是万般娇宠,恨不能把天上的月亮摘下来给他。 可孩子三岁那年,得了场怪病。 王康寿原本细嫩洁白的脊背上,布满了黑色的脓疮,还伴随着阵阵恶臭,这脓疮奇痒无比,小孩子总是去挠,以至于背上尽是些爪痕。 王老爷心疼不已,花重金把方圆五十里的郎中都请来瞧了一遍,草药没少吃,可就是不见效。 心力交瘁的王老爷日夜守候在儿子身边,生怕下一秒他就没了气息。 某个大雨滂沱的夜晚,有人叩响了王家大院的大门。 下人回来禀报,说是一位道士请求借宿,王老爷仿佛看见了救星,立刻出门前去相迎。 只见道士仙风道骨,身着紫色道袍,留有一口美髯。 他自称是映月道人,在山中潜心修道,见王宅有妖气横生,这才决定下山。 “太好了!仙长,快来救救我家儿子吧”,说着,王老爷就把映月道人往儿子房间引。 还没进门,道士就闻见了那股臭味。 掀开王康寿的脊梁一看,映月道人笑了:“区区雕虫小技,还敢出来害人,还不速速现身!” 门口守候的丫鬟一听,撒丫子往外跑。 道士拿起拂尘,轻轻一甩,丫鬟竟定在了原地。 紧接着,道士从布袋里掏出糯米,撒在了丫鬟的头上。 好好地一个大活人,竟然变成了一只刺猬。在场众人,吓得连声惊叫。 王老爷目瞪口呆:“这,这,怎么凭空变出只刺猬?” 道人笑着回答:“想必是你与这孽畜有什么过节,她功力不够,奈何不了你,只能伤及你年幼的儿子。” 没等道士说完,王老爷就先上了脚,一脚把刺猬踹出两米。 刺猬恶狠狠的说:“姓王的,忘记那年你在废旧驿站里的兽行了吗?你忘了,我可记得!” 一听这话,王老爷吓出了一身冷汗,问道:“莫非,你就是当年的那只小刺猬?” “不错!这些年我努力修炼,就是为了早日修成人形,来折磨你。”说完,刺猬发出了瘆人的笑声。 道士打岔道:“你们究竟有何恩怨,说来听听。” 刺猬如泣如诉:“那年我娘刚刚渡劫,修成人形,与我和妹妹在那破屋里避雨。不巧,遇上了这个王大歹人。他见我娘亲貌美如花,就有了非分之想。我们姐妹怎能眼睁睁的看着,于是爬到这王八蛋的身上,用刺狠狠地扎他。他吃痛后,一脚一个,把我俩都踹飞出去。我娘也趁机化作原型,虎口脱险。他那一脚,险些踢碎了我和妹妹的功力,此仇,怎能不报?” 道士劝阻道:“你们的恩怨,休要牵扯至孩子。今日我撞见了,就给你们调解一番。这样,王老爷在家为你们母子三人立堂,每月初一十五,还有中秋和过年,王老爷摆上瓜果梨桃供奉,你看这样可好?” 王老爷当然愿意,连连点头。 见小刺猬迟疑,道士威胁道:“动物成仙,本就不合规矩。若你害人,我就把你收到我的葫芦里来。” 刺猬赶忙说:“不敢了,再也不敢了。就按道长您的吩咐办。” 于是,刺猬离开了王家,而王康寿背上的浓疮也随之消失。
清朝初年,河南有个道士,一日到乡村里找人家施舍饭食。吃过饭,听到黄鹂叫,便对村民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