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5年,慧贤皇贵妃奄奄一息,临死前,她拉着乾隆皇帝的手依依惜别:皇上不必为臣

趣叭叭 2025-04-07 14:32:52

1745年,慧贤皇贵妃奄奄一息,临死前,她拉着乾隆皇帝的手依依惜别:皇上不必为臣妾心痛。臣妾常年卧病,所用医药甚多心中不安,希望您不要以臣妾为念。臣妾无福,未能生下一儿半女,实在哀痛。说完便逝去了。 乾隆是一个多产的诗人,当然更是一个风流帝皇,他不但对皇后富察氏钟爱异常,还对从侍女提拔起来的妃子高佳氏非常爱恋。 高佳氏最开始以选秀的身份,进入了当时还是皇子的弘历府上当侍女。 高佳氏之前也算是大户人家的闺女,她的父亲高斌曾在多地任要职,最后更是高升为江南河道总督,家境极为富裕。 她的父亲非常开明,因而高佳氏从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培养。 她不但熟读经史,而且能够吟诗作画,并且还擅长弹奏琵琶,乾隆曾称赞她有“国手之水准”。 高佳氏的舞蹈特别出色,几可与汉朝赵飞燕相媲美,令那些专业吃舞蹈饭的宫女都感到无地自容。 这样一个多才多艺,又心灵手巧的小侍女在身旁,弘历皇子的生活就更加的多姿多彩,两人诗书唱和,羡煞府内多少美少女。 这样一个精灵式的美少女,不但弘历喜欢,并且雍正也听到了传言,经过了解,高佳氏的人品相貌也得到了雍正的认可。 1734年,雍正亲自下旨,将高佳氏从一个侍女直接提升为弘历的侧福晋,仅在嫡福晋富察氏和另一个侧福晋乌拉那拉氏之后。 这对于一个侍女来说,那可是无上的尊荣,他的父亲高斌还专门上了折子,向雍正皇帝谢恩。 1735年9月初,雍正驾鹤西游,弘历登上皇位。 而乾隆不负风流之名,在他老爹死去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直接启动了高佳氏家族的抬旗程序。 高家摇身一变,从家奴性质转变为上三旗之首的镶黄旗贵族之家,这一切都拜高佳氏受宠所赐。 第二年,高佳氏同富察氏一起受到册封,富察氏当仁不让的上位皇后,而高佳氏则被封为贵妃。 有意思的是,虽然高佳氏和乌拉那拉氏同样为弘历当皇子时的侧福晋,但入宫后两人的顺序却出现了颠倒,高佳氏排前一位,率先上位贵妃,而乌拉那拉氏只是被封为娴妃而已。 另外,高佳氏与皇后一样,在册封仪式上受到王妃、命妃的跪拜,可以说是从未有过的礼遇,可见乾隆帝是真的喜欢高贵妃。 这是绝无虚言的,最关键的证据就是高佳氏跟随乾隆近三十年的时间,却一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在那个母凭子贵的皇帝后宫,如果不是真爱,恐怕高佳氏早就被乾隆丢到脑后了,毕竟他的选择太多了。 可是乾隆却没有乱花渐欲迷人眼,而是深情地钟情地爱着高佳氏。 还有一点可以证明乾隆对高佳氏的爱恋之深,高佳氏可能是胎里带来的毛病,每逢夏冬两季最热最寒的时候,就会得病。 虽然每次乾隆都会安排太医给她调理身体,但是由于她的身体过于柔弱,太医不敢下重药,只能是缓慢地将养身体,见效很慢。 以至于在这期间她都无法到太后宫里请安,这可是妃子们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这足以决定她们在皇太后心目中的地位。 然而在春秋两季,身体恢复正常后,高佳氏绝对是每天第一个去太后宫里请宫的妃子,太后也喜欢她安静不骄横的性子,向乾隆夸奖:“高佳氏是宫里最柔顺谦和的妃子。” 然而人有旦夕祸福,1745年的冬天特别寒冷,而高佳氏的病也越发严重,乾隆皇帝看在心里疼在心上,为了给她冲喜,决定册封她为慧贤皇贵妃。 然而短暂的欢乐却无法根本改变现实的困境,高佳氏已经起不来床,她只能在床上向皇上表示谢恩。 自知时日无多的慧贤皇贵妃拉着乾隆的手,深情款款地说道:“陛下,千万不要因为妾室的身体而感到不安和心痛。妾身能陪伴您这么些年,已经感到非常幸福了。” 慢慢地喘了一口气,慧贤皇贵妃继续说道:“妾身反而有着深深地愧意,这些年皇上给妾身用了许多名贵的药材,却没有见效,着实有些浪费了圣上的心意。” 说着她紧了紧握着乾隆的玉手,继续道:“妾身最感到痛心的是,没能为陛下生儿育女,没能尽臣妾的本分,让我死后也不得安心。” 乾隆含着热泪,却不知拿什么话来安慰这个心爱的女子,却感觉到手里一沉,慧贤皇贵妃已经去了。 乾隆再也忍不住对慧贤皇贵妃逝去的心痛,热泪不由得流了下来,真是此情可待追忆。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趣叭叭

趣叭叭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