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开国少将钟伟病重住院,大将黄克诚去看他。聊天时,黄克诚问钟伟,老家还有什么人没有? 钟伟说:“儿女都在老家务农,还有三个孙子,两个孙女,也都在农村。” 钟伟这人,生在1911年,湖南平江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里。小时候家里啥也没有,吃饱饭都难。1929年,他18岁,入了共青团,第二年转成共产主义党员,7月就参加了红军。从那时候起,他这辈子就跟革命绑一块儿了。 在红军里,钟伟干过不少活儿,从宣传员到师政治部主任,一步步干上来。他跟着部队打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还参加了长征。长征那路上,爬山涉水,吃不上饭是常事,可他愣是咬牙坚持下来了。那时候的钟伟,信念硬得很,不管多苦多累,都没动摇过。 抗日战争一打响,钟伟在新四军混得风生水起,当上了第三师第十旅二十八团的团长。他带着队伍钻敌后,跟日本鬼子干仗。1940年的百团大战,他带着部队半夜偷袭日军据点,一下子就把敌人防线给砸开了,干掉了不少鬼子。1945年淮阴战役,他又带着人冒雨突袭,把淮阴城拿下来了。这些仗打得漂亮,功劳不小。 到了解放战争,钟伟更忙了。他当过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第十旅旅长,后来升到第二纵队第五师师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这些大仗,他都掺和了。辽沈战役里,他带着队伍顶着炮火往前冲,把敌人的防线撕开了一道口子。1949年的青树坪战役,地形对他不利,可他硬是调整战术,把局面给扳回来了。这家伙打仗有脑子,也够胆。 新中国成立后,钟伟被封了个少将军衔,干过广西军区参谋长、北京军区参谋长。他这人没啥架子,作风朴实,经常跑基层,看看士兵们过得咋样。他不爱摆谱,也不搞特殊化,就踏踏实实为国防出力。 1984年,钟伟病得不轻,住进了北京一家军队医院。黄克诚去看他,两人聊了不少往事。黄克诚随口问了句:“老家还有啥人没?”钟伟就回了那句:“儿女都在老家务农,还有三个孙子,两个孙女,也都在农村。”黄克诚听了估计有点意外,毕竟钟伟这级别,要是想给儿女安排个好活儿,那是分分钟的事儿。可他没这么干,这是为啥? 钟伟这人,一辈子讲原则,清正廉洁,压根不搞特权那一套。他的儿女、孙子孙女想靠他走捷径,门都没有。比如他儿子钟明,年轻时想当兵,跟钟伟说能不能帮个忙。钟伟直接怼回去:“想当兵,自己去考,我不掺和。”钟明没办法,只好回老家种地,后来靠自己成了村里种田的一把好手。 孙子钟强也一样,想当兵找爷爷开后门,钟伟还是那句话:“我帮你,就是对不起党,回家跟你爹干活去。”钟强没辙,学了个 木匠活儿,靠手艺吃饭。孙女钟丽呢,学习好,想调到城里教书,又找钟伟帮忙,钟伟还是不松口:“想去好地方,自己考,别指望我。”钟丽后来考上了师范学院,成了个不错的老师。 钟伟这家风,核心就一个词:自立。他老早就教育儿女,别想着靠爹吃饭,得靠自己闯出一片天。他觉着,自己是共产主义者,搞特权那套是对不起党、对不起老百姓。所以,他后代没一个靠他混进城里当官或者发财的,全都老老实实待在农村,干农活、做木匠、当老师,靠自己过日子。 钟伟这做法,跟现在好多人想法不一样。现在不少人觉着,有本事就得给家里人谋点好处,不然白混了。可钟伟不这么想,他觉得,人得有骨气,得对得起良心。他打了一辈子仗,为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是为自己家捞好处。他这信念,硬是传给了后代,让他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1984年,开国少将钟伟病重住院,大将黄克诚去看他。聊天时,黄克诚问钟伟,老家还
文山聊武器
2025-04-07 18:04:2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