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女知青黄丽萍携农村丈夫回宁波父母家,一进门,丈夫看到墙上挂着的照片大吃一惊,问:“照片上的人是你父亲吗?” 得到妻子肯定的回答后,丈夫果断提出了离婚。 黄丽萍这姑娘,真不是一般人。她出生在宁波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老红军黄思深将军,家里条件那叫一个好。可她没想着享福,1968年响应号召,主动申请去北大荒下乡当知青。这选择在当时挺少见的,毕竟谁不想留在城里过舒坦日子?她却偏偏要去最苦的地方闯一闯。 到了北大荒,生活苦得没法说。她被分到黑龙江集贤县升昌公社,住的是泥草房,屋里没电,连个像样的厕所都没有。冬天冷得要命,手脚冻得发麻,她就裹上借来的军大衣,硬扛着过去。春天干活更累,地硬得像石头,她拿锄头挖一天,手上全是血泡,可也就挖出巴掌大一块地。吃饭呢,就只有稀得能照出人影的粥和硬邦邦的窝头。好多知青扛不住,陆陆续续回了城,她却咬牙留下来了。时间一长,她慢慢适应了这种日子,手脚麻利了,心态也平和了。 就在那片荒地上,她认识了一个农村小伙子。这小伙子家里穷得叮当响,可人特别实诚,对黄丽萍好得没话说。听说她身体弱,他每天省下家里唯一的鸡蛋,走五公里路给她送过去。那时候物资少,一个鸡蛋多金贵啊,可他从没犹豫过。黄丽萍被这份真心打动了,俩人慢慢走到了一起。后来,他们结了婚,生了三个孩子,日子虽然紧巴巴的,但一家人互相依靠,心里挺暖和。 1973年,黄丽萍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宁波探亲。她想着让父母看看自己的小家,顺便喘口气。丈夫是头一次进城,啥都新鲜。可一进她家门,他看到墙上的照片,整个人愣住了。那是一张黑白照,上面是个穿军装的中年男人,肩章上星星闪闪。丈夫问了句,得知那是黄丽萍的父亲黄思深将军后,脸刷地白了。他觉得自己一个农村汉子,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哪配得上将军的女儿?心里那股自卑劲儿蹭蹭往上冒,当场就说要离婚。 黄丽萍一听,脑子嗡了一下。她没想到丈夫会因为这个翻脸。她心里清楚,这么多年,俩人一起扛过多少苦日子,感情早不是一张照片能拆散的。她坚决不答应,觉得丈夫这想法太冲动。丈夫呢,其实也不是不爱她,就是觉得自己高攀不起,怕以后没法抬头做人。可黄丽萍态度很硬,说俩人这么多年风风雨雨都过来了,这点事算啥?她还说,家里条件好不好是她爸的事,跟他们的小日子没关系。 这事闹了一阵,黄思深将军也知道了。他见了女婿,没摆啥架子,反而挺欣赏这小伙子的老实劲儿。将军觉得,女儿选的人,只要人品好、有担当就行,别的都不重要。丈夫看将军没瞧不起他,心里的疙瘩慢慢解开了。黄丽萍的坚持加上老人的态度,让他冷静下来,最后打消了离婚的念头。 探亲结束后,俩人带着孩子又回了北大荒。日子还是老样子,苦是苦点,可一家人齐心协力,也过得下去。黄丽萍没因为自己是将军的女儿就嫌弃农村生活,她的选择让不少人佩服。他们的故事在当地传开了,大家都说,这对夫妻真不简单,能跨过那么大的坎,说明感情是真的深。 回过头看,黄丽萍这人真挺有骨气。她没仗着家里的背景挑三拣四,反而在最苦的地方扎下了根。她跟丈夫的感情,也是从一点一滴攒起来的。那时候的社会,阶层差别特别明显,城里人看不上乡下人,乡下人见了城里人也有点怵。可黄丽萍没把这些当回事,她看重的是人,而不是身份。 再说说她丈夫,其实也挺实在。他提出离婚,不是因为变心,而是觉得自己配不上,怕拖累她。这想法虽然有点钻牛角尖,但也能理解。那年头,农村和城里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他一个没读过啥书的庄稼汉,突然发现自己老丈人是将军,心里那压力可想而知。好在黄丽萍够坚定,硬是把这事扛过去了。
1973年,女知青黄丽萍携农村丈夫回宁波父母家,一进门,丈夫看到墙上挂着的照片大
无畏战士闯龙潭
2025-04-09 18:52:38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