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轨道交通S1号线的开通,对市民而言最直观的便利,莫过于将天河潭这座景区纳入了城市交通网络。这里距贵阳老市区不过20多公里,却因为隐匿于群山的沟壑之中,而成为明末贵阳遗民诗人吴中蕃的避世隐居之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初次探访天河潭,当时公交车仅能抵达山野边缘,然后要换乘当地农民用来载客的摩托,颠簸数里才能窥见景区真容。历经岁月流转,如今这里已经是多条大道交汇之处,而S1号线则让这个景区与城市脉搏同频共振。 作为喀斯特地貌的微缩盆景,天河潭浓缩了贵州山水:飞瀑悬练,溶洞幽深,潭水如墨,更有天生桥凌空飞架,溪涧弹奏千年不绝的清音。而今,这片自然秘境又搬来了老贵阳的浓缩风景——一片以“贵阳故事”为主题的街区,用仿建的贵阳老建筑,勾勒出城市记忆的复调长卷。 步入街心,一座钟塔式岗亭率先叩响时光之门。这座1940年代大十字交通岗亭的复刻品,虽是我们这代人未曾亲历的城市图腾,但斑驳老照片中,中美军警并肩值守的画面,仍能唤醒沉睡的时空记忆。街巷深处,历史与现实在建筑肌理间悄然对话:金桥饭店的半圆形主楼,仍折射着五六十年代洋派建筑的余晖,北天主教堂的的中式牌坊划破时空经纬,王伯群故居的青砖黛瓦间沉淀着百年风云。而那些消逝在城建浪潮中的老建筑:百货大楼、河滨剧院,连同老贵阳特有的长檐木楼,都在这小小的街区获得重生。 急功近利的现代化毁掉了老城区独有的风貌,轨道交通的钢轨刺破了山野的寂静,而老城区已经逝去的风景却被粘贴复制到了这片大山的深处,这是一种抒情呢,还是一种讽刺呢?
中国为什么执意要发展高铁,而不是廉价航空?因为中国在做一个赌注,赌得就是你用电,
【5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