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的人更容易胰岛素抵抗?这两者什么关系?
群里有姐妹告诉我:"明明晚餐吃了麻辣香锅,为什么过会又想吃冰激凌或者冰酸奶?可是肚子上的肉一圈圈的,去看中医说是"脾虚湿重",体检报告却显示"胰岛素抵抗"。这两种看似不相干的诊断,背后竟藏着惊人的联系。
"中医的脾,相当于人体的'后勤部长'"。我常打这个比方:脾主运化如同快递分拣中心,脾虚时营养输送紊乱——该送的蛋白质送不到肌肉(肌肉松软),该处理的血糖滞留在血液(餐后困倦),该排泄的废水堆积成脂肪(腰腹肥胖)。
这与胰岛素抵抗时细胞"拒收"血糖、脂肪合成亢进的表现高度一致。
脾虚的表现:饭后昏沉欲睡,舌苔厚腻齿痕明显,肌肉松软无力,特别馋甜食或者重口味,皮肤特别黄,没有光泽。
而胰岛素抵抗的征兆:餐后血糖波动大,身体处在慢性炎症状态,蛋白质合成不足,容易掉肌肉,不容易长肌肉,腰腹容易囤积脂肪,瘦素抵抗。
它们共同的病理基础都是葡萄糖利用障碍,代谢废物堆积,糖和氨基酸代谢异常。
总是吃饱了还想吃,为什么呀? 你以为在放纵食欲,其实是细胞在挨饿。当脾的运化功能下降(线粒体功能障碍),吃进去的碳水无法有效转化为能量(ATP不足),身体误以为"能源危机"而疯狂渴求快糖。
形成"脾虚→渴望吃糖→血糖飙升→胰岛素抵抗加重→更虚"的恶性循环。可以自查小测试 "伸出舌头照镜子,如果发现:
✅舌体胖大压出齿痕
✅舌面有糖霜样白苔
✅舌下静脉紫暗
你的胰岛素敏感性可能已经亮黄灯!"[心]芙蓉营养小课堂减肥[超话]养姨妈[超话]暴食症[超话]全民营养提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