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0年的一个深夜,南京军区的司令员许世友正准备休息,突然接到一通紧急电话,

近史风云录本人 2025-04-11 15:53:04

在1970年的一个深夜,南京军区的司令员许世友正准备休息,突然接到一通紧急电话,告知刘伯承元帅正在赶往南京。听到这个消息,许世友立刻安排人去接应。 1970年的一个深夜,南京军区司令部灯火通明。许世友正要休息,突然接到了军委办公厅打来的电话。 电话里说,刘伯承元帅因为一些重要事项需要紧急赶往南京,请南京军区做好接待工作。这个消息让许世友立即打起了精神,他马上穿上军装,走出了房间。 值班室里,许世友召集了军区的值班人员和后勤部门负责人。考虑到刘伯承元帅的身体状况,他还特意叫来了军区医院的几位医生待命。 南京的夜晚寒气逼人,许世友让人准备了厚实的毯子和暖水袋。几辆军用吉普车在司令部门口整齐列队,车灯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许世友一边安排人手布置警戒,一边组织专门的警卫力量。 凌晨三点,南京火车站的站台上,许世友和几位军区首长已经等候多时。站台上的值勤人员都收到了通知,但具体是谁要来,他们并不清楚。 火车的汽笛声从远处传来,刺破了夜的宁静。许世友整了整军装,向前迈了几步。 刘伯承元帅坐的是一节普通车厢,没有任何特殊标识。为了确保安全,他的座位信息也是保密的。 南京军区早就得到消息,这趟列车上不仅有刘伯承,还有其他几位老同志。许世友指示警卫部队要全方位布控,确保万无一失。 火车停稳后,许世友快步走向指定车厢。他看到刘伯承元帅正在警卫员的搀扶下,从车厢里慢慢走出来。 此时的刘伯承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状态还不错。许世友立即上前,恭敬地向老首长敬礼。 几位军医也随即上前,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许世友特意安排了一辆配备了医疗设备的军车,以防万一。 整个接站过程紧张有序,没有惊动其他旅客。在警卫人员的掩护下,刘伯承元帅安全地上了早已准备好的军车。 车队迅速启动,向预先安排好的住处驶去。 车队在黎明前到达了中山陵5号宾馆,这里位于钟山风景区内,许世友特意选择了这里,就是考虑到这里的环境最适合老首长休养。 宾馆的工作人员早已把房间准备妥当,暖气开得很足,床上用品也都是新换的。 为了照顾好刘伯承元帅的饮食起居,许世友专门从军区医院调来了两名经验丰富的护士。同时还安排了几名警卫员24小时轮流值守,确保安全。 考虑到刘伯承的饮食习惯,许世友让后勤部门准备了各种应季的食材。他特别交代厨师,一定要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做到清淡可口。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许世友要求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应急预案。从医疗救护到安全撤离,每一个环节都做了周密的安排。 许世友特别关注老首长的作息时间,他要求值班人员要随时记录,发现任何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同时,他还安排了专人负责整理和保存相关记录。 考虑到刘伯承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军区医院派来的医生每天都要测量血压,进行例行检查。医疗器械和常用药品都准备充足,以备不时之需。 为了让刘伯承感受到家的温暖,许世友还特意让人从老家请来了一位擅长做川菜的厨师。这位厨师掌握着正宗的川味,能让老首长尝到家乡的味道。 为了保证老首长的休息质量,值班人员都穿上了软底鞋,走路轻手轻脚。就连换岗时也是悄无声息,生怕惊扰了老首长休息。 每天清晨,许世友都会过来看看,询问值班人员夜里的情况。他总是仔细查看记录本,确保一切正常。 每天傍晚,许世友都会抽出时间来陪老首长聊天。他会把军区的一些发展情况向刘伯承汇报,让老首长了解部队建设的最新进展。 在这些谈话中,许世友经常向刘伯承请教一些军事问题。老首长虽然年事已高,但对军事问题的见解依然独到深刻。 有时候,许世友会带一些军区的老同志来看望刘伯承。这些老同志中,有的是曾经在一起打过仗的战友,有的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在一次聚会中,刘伯承回忆起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往事。那时候,许世友带领部队横渡长江,为解放南京立下了汗马功劳。 许世友始终记得,在战争年代,刘伯承是如何带领大家攻城略地的。当时的条件艰苦,但是在老首长的带领下,部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精神。 为了让老首长了解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成就,许世友还专门组织人员制作了一些图片资料。这些资料详细记录了南京军区在战备训练、部队管理等方面取得的进步。 每次看到部队的新变化,刘伯承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说现在的部队不仅装备现代化了,官兵们的文化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 在许世友的组织下,军区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服务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都是军区机关的干部,他们轮流陪同刘伯承,讲述军区的趣事。 每当说起过去的战斗岁月,刘伯承总是记忆犹新。他说那时候的许世友是一员虎将,每次战斗都冲锋在前,带领部队打胜仗。 在这段日子里,许世友展现出了对老首长的无限敬意和深厚情谊。从生活起居到精神关怀,他都安排得细致周到。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近史风云录本人

近史风云录本人

传播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