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山东黄县土改,地主丁百万匆匆逃走。佣人们将剩下的财产瓜分一空。而长工老林空手回到家,被老婆一顿痛骂。老林无奈返回,却只寻得两捆“干柴”,谁知,10年后,这两捆干柴的价值却上亿元。 1947年的山东黄县,正赶上土改的高潮。那时候,共产党提出“耕者有其田”,地主阶级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丁百万是当地数得上的大地主,家里田地连片,房子盖得气派。他不是那种鱼肉乡里的恶霸,靠着祖辈攒下的家底,日子过得舒坦。平日里,他对下人还算客气,逢年过节也赏点东西。不过,土改一来,政策不认人,丁百万知道自己保不住这家业了。那年春天,风声越来越紧,他收拾了几箱金银细软,带着几个心腹,连夜翻墙跑了。 丁百万一走,村里炸开了锅。第二天天刚亮,村民们就听说他家大院没人管了,成群结队往那儿跑。丁家的大门被推开后,院子里立刻挤满了人。佣人们见主子跑了,也没了顾忌,跟着抢了起来。有人扛走红木家具,有人抱走瓷器,连厨房的锅都被拖了出来。院子很快乱成一团,满地都是碎布和破纸,曾经精致的家当被踩得七零八落。丁百万逃得匆忙,家里值钱的东西没带走多少,全便宜了这些眼疾手快的人。 长工老林也在场。他在丁家干了半辈子,种地、挑水、修房子,样样活儿都干过。老林长得瘦,皮肤黑得像老树皮,手上全是干活磨出的茧子。他没啥文化,为人老实,干活从不偷懒。丁百万偶尔扔给他几斤粮食,他也从没多要啥。土改前,他日子过得紧,家里就一间土屋,老婆翠花管账,性子泼辣,嫌他没本事。这次抢东西,老林站在院子边上,眼看着别人抱走大件小件,自己却没下手。最终,他空着手回了家。 翠花在家烧火做饭,见老林啥也没拿回来,气得直跺脚。她叉着腰催他再去看看,老林拗不过,只得又跑回丁家大院。那会儿,院子里的人已经散得差不多了,地上扔着些没人要的破烂。老林走到书房,翻了翻角落,发现两捆捆得像柴火似的东西。他掸了掸灰,觉得可能是字画,也没多想,抱起来就走。回到家,翠花瞅了一眼,嫌弃地扔到地上,说他净拿些没用的玩意儿。老林没吭声,捡起来搁在屋角,用块旧布盖上。 日子照旧过下去,村里分了田,土改的热乎劲儿慢慢淡了。老林还是每天扛着锄头下地,翠花在家喂鸡喂猪。那两捆字画就这么在屋角放着,落了一层灰,没人当回事。几年后,城里来了些收老物件的人,村里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那些破纸破画可能值钱,老林听了,回家翻出那两捆东西,用布包好拿到村头让人看看。 来的专家穿着整齐,带着放大镜和本子,围着老林摊开的字画看了半天。其中一幅画上是个端坐的佛像,线条挺老道,纸虽旧了,墨色还清楚。专家们翻来覆去看,又查了查印章,最后说这可能是真东西,得送到城里再鉴定。老林有点懵,翠花站在旁边瞪着眼,手攥着围裙不敢吭声。专家把画带走后,没多久消息传回来,说这画是稀罕货,值大价钱。村里人听说后,都跑来看热闹,老林家门口热闹了好几天。 后来,博物馆的人找上门,说画被鉴定为国宝,得留在省城展出,还请老林去参加个仪式。老林换了件干净衣服,跟着去了。展览那天,博物馆里人头攒动,那幅画被装裱得整整齐齐,摆在玻璃柜里,旁边还写了来历。看的人多得挤不动,有人拍照,有人议论,老林站在边上,低头看着那画,没多说话。博物馆给了他张证书和一笔钱,表彰他保护文化遗产。老林拿着钱回家,修了屋顶,买了几只羊,日子好过了点。 那幅画叫《古佛图》,据说是明朝的东西,流传到丁家不知多少年。土改时没人认得它的价值,老林稀里糊涂捡回来,竟成了国宝。村里人聊起来,总说老林命好,可谁知道他当时咋想的。十年后,这事传遍了黄县,那两捆“干柴”值上亿元的消息,像个传奇挂在大家嘴边。老林还是老样子,每天抽着旱烟,坐在门口看天,翠花在院里忙活,日子平淡得像啥也没发生过。
1947年,山东黄县土改,地主丁百万匆匆逃走。佣人们将剩下的财产瓜分一空。而长工
历史海大富
2025-04-11 19:24: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