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中升任军长时,将夫人洪希厚从老家接到身边,没想到一众国军将领在看到洪希厚后,纷纷劝张治中离婚再娶出身高贵的名门闺秀。这是怎么回事呢?张治中又会怎么做呢? 国军将领大多都把“升官发财死老婆”当作人生大幸,所以不少人在步步高升后,就免不了三妻四妾,比如李宗仁。还有的更是直接离婚再娶,比如陈诚就是抛弃了原配妻子,娶了蒋介石的干女儿,从而在事业上一飞冲天。 其实,当时张治中也才四十出头,不光位高权重,还是蒋介石的爱将,所以各种应酬都需要一位能和他夫唱妇随的贤内助。而相貌普通的洪希厚大字不识,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妇女,在其他国军将领看来,这个乡下妇女配不上张治中,更没办法给张治中充“门面”。 所以,不光有人劝张治中离婚再娶,还有人主动牵线搭桥,要给他介绍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然而张治中却一口回绝了这些人,他义正词严地说道:“这是我孩子的母亲,也是我的家乡人,抛弃她,我将来怎么向孩子们交代?又怎么见父老乡亲?” 其实,张治中与洪希厚也是包办婚姻。 张治中与洪希厚都是安徽巢湖洪家疃人,本着“张洪结亲”的老风俗,张治中的父母在他年幼时,就替他订下了洪家这门娃娃亲。 张洪两家都是普通人家,也算门当户对,张治中由于年少聪慧,因此父母省吃俭用供他读书,而洪家亦很看好这位姑爷,认为他将来必大有前途,所以很乐意结下这门亲事。 1909年,张治中考入扬州巡警教练所,结业后成为了一名正式警察。工作稳定下来后,在父母的安排下,他迎娶了比他小3岁的洪希厚。 洪希厚虽不识字,却勤劳善良,她不仅帮着公婆料理家务,和张治中也相处得很融洽。 然而辛亥革命的爆发,让张治中萌生了追求抱负和理想的愿望,于是他辞掉了警察职务,告别了父母与妻子,奔赴上海开始他的革命之路。 此后,张治中先后在武昌陆军军官预备学校和保定军校入读,毕业后他便南下广州,投靠了孙中山。 1924年,张治中所在的桂军军官学校被并入黄埔军校第三期,负责教育和训练的他也因此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的代理总队长。 作为正规军校毕业的人才,张治中不光理论知识扎实,在战场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因此他先是被任命为上校参谋,又在黄埔军校毕业生编成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师担任参谋长等职务,也就是在那时,他得到了师长蒋介石的青睐。 蒋介石升任国军总司令后,忠心耿耿的张治中在他的提拔下青云直上,至1928年时,张治中已经担任军政厅长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等重要职务。 张治中认为,他之所以能心无旁骛地在事业上大展身手,还要感谢洪希厚。 张治中的父母年老多病,弟弟年幼,洪希厚既要悉心照顾老人,又要充当长嫂如母的角色,将小叔子抚养长大,所以洪希厚身上的担子很重,但她再苦再累,也从没有向张治中说过一句抱怨的话。 张治中在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担任教育长的时候,还能偶尔回家探望家人,后来,随着职务越来越高,他也越来越繁忙,甚至在双亲先后过世时,他都抽不出时间回家去尽孝,还是洪希厚替他料理了双亲的丧事。 由于时局混乱,生计艰难,洪希厚在公婆离世后,只能带着张治中的四弟张文心回娘家生活,那时张文心才7岁,洪希厚怜他无父无母,因此对他疼爱有加。 1932年,张治中升任第五军军长后,将洪希厚及家人接到了身边。和其他国军将领们珠光宝气的时髦太太相比,穿着朴素,其貌不扬的洪希厚既不懂得应酬,又土得掉渣,所以不少国军将领劝他离婚再娶,但他却一口回绝,每次应酬仍是带着洪希厚,并对洪希厚多有爱护。 渐渐的,洪希厚也见了不少世面,再加上她性格开朗大气,因此她虽不擅长“夫人社交”,却仍与宋美龄与何香凝等权贵夫人成为了好友。后来,张治中与中共领导人接触时,洪希厚又与邓颖超有了交情。 当然,洪希厚从不过问张治中工作上的事业,更不会干涉他在政治上的决定,作为丈夫的支持者,不管是在抗日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她都做出了贡献。 最为难得的是,“夫贵妻荣”的洪希厚始终保持着勤俭持家的本色,她不仅将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还为了不让子女染上少爷小姐的骄娇之气,她不仅严厉管教,就连孩子们的衣服和鞋子,也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出来,也正是她教育有方,6个子女后来都成为了栋梁之材。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和平事业做出贡献的张治中选择留了下来,而洪希厚及子女则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得以乘飞机从南京赶到北平一家团聚,自此后,洪希厚与张治中终于过上了安稳平和的生活。 不得不说,民国时期像洪希厚这样的大字不识却非常贤惠的女子不少,但像她这样能得到丈夫一生守护的幸运女子却不多,所以张治中与洪希厚相濡以沫60年的婚姻才让人们羡慕不已,而他们对婚姻的忠贞态度亦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1943年,一个叛徒找到了李克农,说他已经知错了,真切地恳求李克农给他一次机会,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