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3年,在曾国藩结婚当天,新娘却突然悔婚逃跑了,迎亲队伍扫兴而归,媒人也觉得愧对曾家,便决定将女儿嫁过去,不料,洞房花烛夜,女子在看到曾国藩脱下衣服后,身上一块红一块紫的,吓得大叫一声差点晕过去。 曾国藩这个大人物在早年间也可以说是遭尽了白眼,曾国藩早年生活在湖南的一个小村落当中,那个地方也比较闭塞,文化福泽都不深厚。 他父亲也就是个穷秀才,所以他们家非常平平无奇,碰巧他父亲虽然没有大成就却十分信奉知识,这样一来,曾国藩小时候就书不离手。 在他父亲的教导下,他的勤勉是没话说的,鸡鸣声刚响他就已经起床读书了,朗朗的读书声让家人听了非常心安,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虽然他的确不偷懒不耍滑,但问及记住了什么就是吞吞吐吐,很简单的文章都需要花上一天来学习背诵。 按照他这样的学习能力不用说就是和一些“神童”的名号搭不上边的,父亲在他身上寄予的厚望难道要落空吗? 其实曾国藩的恒心让其父及其师欧阳凝祉都重燃信心,毕竟他即使鲁钝,可他学的实在认真,无非就是比别人花多一点的时间,但是却能比很多人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老师就按照这样的“精神胜利法”将曾国藩当成未来冉冉升起的新星,既然如此他的婚事也该成为老师关注的重点,毕竟农民读书是非常艰难的,原有家庭改变不了就只能靠婚姻。 欧阳老师为了他考官更加顺畅,便想为他指门好亲事,这欧阳老师与曾父是同病相怜,自诩有远大抱负和广阔学识,但也曾屡屡落榜,所以对曾国藩的期望也是如其父一般深切。 当时他也是充分发挥了媒人的特性,在外面物色合适的人家并且极力宣扬曾国藩的人品才能,当时就有一个姓王的有钱人家动心了。 结果欧阳老师抓住机会推荐,之后这两家就口头上定下了,可谁知道这曾国藩之后依然“稳定发挥”屡试屡败才考中秀才,这样的消息传到王家的耳朵里可是不好听。 后来全凭欧阳老师说和,什么“大器晚成”“大智若愚”都说了,愣是将王家人给哄住了,再加上古代人注重名声,他们要是轻易反悔这传出去也不好听。 之后,王家人一直是自我安慰,万一此子未来不可限量呢,所以他们就决定先按照约定的走,结果真等到两家选定的日子到来,王氏女说什么都不肯露面。 这不是玩人吗,人家曾家这边可是什么都准备好了,宾客满堂这样的日子能说不来就不来吗?这时候除了曾家人,最着急的就是这欧阳老师。 毕竟这事情都是他一手操办的,最后弄成这样他也脱不开关系,所以无可奈何之下,他将自己未出阁的女儿推了出来,事到如今曾家人也没有说什么。 虽然耽误了一点时间,但好在这仪式是顺利完成了,到了晚上曾国藩身上也沾染了不少酒气,他步伐略微不稳的走进了房间。 欧阳氏小心翼翼的帮他更衣,谁曾想却被他背后的“鱼鳞”吓得惊叫出声,那看起来十分不平整的红紫着实吓人,欧阳氏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呢。 后来曾国藩一边道歉一边耐心安慰,他这样的病想了很多法子都没有医好,在当时医术落后的情况下,他也无可奈何并因此自卑。 但好在这并没有影响两人的感情,而之后的曾国藩就像转运一样,开始平步青云,而曾国藩的成就和功劳也为妻子争取到了一个“诰命”,这可是非常显赫的荣耀了。
1833年,在曾国藩结婚当天,新娘却突然悔婚逃跑了,迎亲队伍扫兴而归,媒人也觉得
曦月谈
2025-04-19 14:59:21
0
阅读:1